2010年6月28日 星期一

我們的第十三部電影 今天暫時停止

導 演: 哈洛雷米斯(Harold Ramis)

演 員: 比爾莫瑞(Bill Murray)、安蒂麥道威爾(Andie MacDowell)、克里斯艾略特(Chris Elliott)

級 別: 普遍級


類 型: 喜劇


片 長: 100分鐘



 
劇情簡介
菲爾(比爾莫瑞飾)奉命到一處小鎮報導當地頗富盛名的“土撥鼠日”盛會,在短短的一天之中,周遭所有人都領教到他令人不敢恭敬的壞脾氣,包括美麗的製作人莉塔。原本打算採訪完當天變趕回城市的一行人,卻因大風雪而被迫在鎮上停留一日,然而,第二天早上醒來後不久,菲爾變發現自己不知為何原因,竟被困在二月二日這一天!他要用什麼方法才能擺脫這個可怕的惡夢?

預告片

我們的第十二部電影 禍水

上映日期:2006-05-12


類  型:愛情、劇情

片  長:1時57分

導  演:蒂帕梅塔(Deepa Mehta)

演  員:麗莎雷(Lisa Ray)、約翰亞伯拉罕 (John Abraham)、希瑪比斯瓦 (Seema Biswas)、曼諾拉馬(Manorama)、莎拉拉 (Sarala)

發行公司:佳映娛樂

官方網站:http://www.j-ent.com.tw/water



劇情簡介
對小女孩來說,結婚是很遙遠的事,更遑論是守寡了。然而在糖果的哄騙之下,八歲的秋雅正和七十歲的老翁舉行婚禮,只不過這場天真無邪的婚禮竟在幾天之後成為喪禮,而八歲的秋雅也被父親送去寡婦之家,開始荒謬的守寡。



在寡婦之家裡,活潑可愛的秋雅為苦難的寡婦們帶來暫時的歡樂,然而為了討生活,她們被迫成為賣淫的工具,為上流階級的男性提供性服務。有些人默默地接受了命運的安排,有些人仍對未來懷抱憧憬。年輕美麗的寡婦卡麗安妮便冒著大不諱的罪名,與正直公義的律師納拉揚譜出一段戀曲,然而愛情真能為卡麗安妮帶來自由與幸福嗎?


恆河孕育生命,卻也蘊藏著滄桑與犯罪的氣息。在這個不平等的階級社會中,寡婦們正尋找著永恆的信念,以堅定生命的延續。


在印度的階級社會中,除了男女不平等之外,寡婦還是不幸與不潔的象徵。電影中展現1930年代印度教對待寡婦的不公平教義,在傳統的印度教中,女人只是男人的附屬品,當丈夫死去,妻子只有三種選擇:與丈夫一起火化、改嫁給丈夫的兄弟、或是進入寡婦之家守貞。但直到今日,印度對於寡婦的不合理約束依舊存在﹐尤其在鄉間。

預告片

2010年6月11日 星期五

我們的第十一部電影 油炸綠蕃茄

導  演: 強雅尼(Jon Avnet)

演  員: 凱西貝茲(Kathy Bates)


潔西卡譚迪(Jessica Tandy)
發行廠商: 華納
電影分級: 普
電影類型: 溫馨劇情
年  份: 1991
上映日期: 1992/5/9

 
 

劇情簡介
   埃德與妻子愛芙琳開車去養老院探視親人,半路經過已經沒落的汽笛鎮。愛芙琳在養老院內遇見一名八十三歲的老婦人妮妮,她向愛芙琳說起一個發生在汽笛鎮的故事。

   崔家的女兒李娜要結婚時,野性而又調皮的妹妹艾姬當伴娘,但因較男性化而遭嘲笑,艾姬遂鬧得婚禮差點不能繼續。最疼艾姬的哥哥巴迪在婚禮後帶著女友露絲及艾姬到鐵道旁玩,露絲的帽子被風吹走,巴迪在鐵軌上撿到帽子,但腳卡在鐵軌中動彈不得,正巧一輛火車經過,活活將巴迪撞死。

   長大後的艾姬變得更孤僻,露絲受其家人請託希望能多少影響艾姬,但艾姬反而帶她偷爬上火車,將車內的食物丟下救濟窮人。不久露絲嫁給班弗蘭,卻不時遭其毆打,憤怒的艾姬找人一起將露絲從班弗蘭家中帶回。

   為了生計,艾姬與露絲開設了一家餐廳,生意還算不錯,不久原本已懷孕的露絲生下了一名嬰兒。

   班弗蘭是當地的3K黨員,利用一次黨員集會侵入了餐廳,但因身份被識破,不敢輕舉妄動,倖倖地離去。在一個村人歌舞的夜晚,班弗蘭再度回來,用槍托打昏了黑人大喬治的母親西西;在班弗蘭將嬰兒帶走之前,又醒過來的西西反而將班弗蘭打昏了;隨後趕回來的艾姬立刻做了決定,將班弗蘭的車子推入河中,並以一種特殊的方法處理了班弗蘭的屍體。

  班弗蘭失蹤後,一名警官雖將目標鎖定艾姬,但始終沒有任何進展,倒是在艾姬的餐廳中吃過風味極佳的烤肉,艾姬告訴他其祕訣在於肉醬。

  警官依然以微薄的證據將艾姬起訴;雖然在河中撈起班弗蘭的車子,可是法官因找不到班弗蘭的屍體最終宣判艾姬無罪。露絲此時生了一場病,臨終前將孩子託給艾姬…。

  聽完故事的愛芙琳深受感動,遂以艾姬為榜樣慢慢修正自己的觀念,終於走出心中的陰霾;而愛芙琳也發現講故事的老婦其實就是艾姬。艾姬從養老院回去後發現自己的房子不見了,於是愛芙琳邀她回去同住。

賞析
     中國的陰陽二分法不只應用在宇宙與人生觀,甚至也將男人與女人界定在陰陽的對立中,從而有了一種哲學的認知與態度,而這樣的觀念事實上也影響了中國幾千年的文化與觀念。

  事實上對男女極端的看法不盡然只在中國或東方民族,西方世界似乎也難逃這個窠臼。美國號稱民主新進國家,但到二十世紀中葉,婦女才開始有投票權。

  本片的年代在30年代,正是一次大戰之後即將陷入經濟大恐慌的時代。這個時期的女性基本上以溫柔婉約當作基調,亦即女人只是男人世界的陪襯品。雖然表象上男人對女人維持一種紳仕風度與禮貌,但真正碰觸到陰陽對立的關鍵問題時,女人就必須得承受另一層面的衝擊。

  艾姬天生就是一名反抗社會舊有體制的女性先驅,但似乎與她的外貌有關。小時候當姊姊李娜的伴娘,卻因個性像個男孩而使得扮相古怪,甚至受了表兄朱利安的嘲笑,艾姬當然立刻撲身壓倒朱利安,並要他立刻收回他的嘲弄。這段戲是導演故意點出艾姬的天性,她的思維是不容有男人對女人的揶揄與嘲笑的。

  家中唯一關心她的只有哥哥巴迪,只可惜巴迪被火車輾斃;失去唯一精神依靠的艾姬從此更加封閉自己,這使得家人相當擔心,遂讓巴迪的女友露絲來勸慰她,期望艾姬能走出心中的困境。

  事實上艾姬更加堅定自己心中的認知,甚至替巴迪繼續未完的生命;也就是巴迪死後,她潛意識中是活在艾姬與巴迪的混合性格中。這樣顯得更有主見的個性當然無法見容於當時的社會,卻大大影響了前來想影響她的露絲。

  艾姬帶露絲去搭火車,然後將貨車廂內的食物沿途丟給一些貧戶(應該大部份是黑人),艾姬更帶露絲去野外採食蜂蜜,看得露絲目瞪口呆;但這些露絲從來想都未想的情境開始在腦海中滋長,因而種下日後露絲離開殘暴丈夫的因子。

  什麼原因使得班弗蘭時時毆打露絲在影片中並無事件點出,但這件事更加突顯艾姬的性格,她直接上門要帶走受虐的露絲;所幸同行尚有兩名男伴,否則班弗蘭是不會屈服的。班弗蘭這條線是整部戲的高潮連結,因為班弗蘭在得知露絲生下一名嬰兒而前去抱回時,於衝突中遭女佣人西西擊昏,最後慘遭滅屍。

  這段戲的觀察切入常因角度不同而會有相反的結局。從某種角度而言,父親帶回親生骨肉的行為是正確的,雖然他的行為始終過當,如將露絲從樓梯上踢下;拿槍打昏西西;且在眾人不在時偷偷帶走小孩。基於這些理由,讓觀眾因為不認同他的行為連帶地也認為班弗蘭的死是罪有應得。班弗蘭在本劇中代表的是大男人主義,每當事情不順遂便拿妻子出氣,甚至將妻子當作是自己財產的一部份。這種觀念自然是無法令人苟同的。

  艾姬自然是以「家長」的身份來處理這件事,就情理法而言,難免會有些許瑕疵;代表「天理」的神父在法庭上偷偷將聖經換成「白鯨記」以便為艾姬作偽證,這些違反道德常態的事件卻因為班弗蘭違反常態在先,於是一切的「犯罪」便被心安理得地接受了。

  全片似乎不著重在道德的評比與論斷,而是更專注在女人如何走出自我這個議題上來發展。因此藉用愛芙琳這名被傳統束縛也被外在環境壓迫的女人來做戲劇結構的類比。

  愛芙琳與丈夫的關係是一種時下的直接反應與呈現,一般落入這種窠臼的男女是很少會主動為自己的困境深切反省的。導演以倒敘的方法,讓愛芙琳在養老院中遇上了已經八十三歲的艾姬。然後以每次見面的談話將過去的故事分段敘述。重要的是愛芙琳也在這個故事的進展中有了心靈成長。

  愛芙琳在大賣場外被後來的人佔了車位,在以前她只能自認倒楣離去,但受了故事中艾姬的影響,這回她用車子撞毀對方的車子,然後揚長而去;第二件事是她用鐵鎚敲破房子牆壁,因為她需要陽光。這一切都是愛芙琳透過改變逐漸肯定了自我,並徹底改變了她的生活並尋求到她生命中真正的價值。

  愛芙琳發現講故事的老婦人其實就是艾姬,而當她得知艾姬家已被拆時,立刻邀她回去同住。艾姬困惑地詢問,萬一她丈夫反對要如何應對?愛芙琳的回答是︰「他會慢慢習慣的」。
  本片的角色眾多,性格上的渲染自然有其之力道,原因是芬妮.弗萊(Fannie Flagg)的同名原著詳盡地呈現了30年代美國南方的風土民情,以及人性的糾葛與掙扎,這使得當年改編成電影之後,立刻引起轟動,同時也在1991年上映時獲得極大的讚譽與殊榮。

  「油炸綠蕃茄」是露絲研發的一道美食,那種滋味就像艾姬與露絲的情誼,令人印象深刻。

以上內容取自黃英雄的部落格  http://blog.roodo.com/hero.h/archives/6640779.html#comments

預告片

2010年6月1日 星期二

我們的第十部電影 馬拉松小子

上映日期:2005-10-21



類  型:劇情、勵志


片  長:1時17分


導  演:鄭胤澈 CHUNG Yoon-chul


演  員:曹承佑、金美淑


發行公司:星耀數位多媒體


官方網站: http://www.starlitmovie.com.tw/marathon/

 
 
劇情簡介
楚原從小得了自閉症,因此他雖然已經二十歲但只有五歲的智商。喜歡巧克力派,每每聽到自己喜歡的音樂就會不分場合手舞足蹈。他的媽媽是唯一願意照顧並與楚原溝通的親人。楚原對斑馬很有興趣,甚至夢想自己是斑馬,更曾經任意觸碰街上帶著斑馬紋的包包和衣服的人而引起誤會。不過他也像斑馬一樣擅於跑步,更在一次十公里比賽中得到第三名。


楚原媽媽為改善兒子的病情,希望馬拉松教練正旭能訓練楚原。當初正旭只是敷衍對待,後來看到楚原對跑步的堅持,於是也開始用心訓練楚原,希望他可以在真正的馬拉松比賽中跑完全程,可是楚原媽媽卻因為照顧兒子健康日差,終於病倒送進醫院…而楚原期待已久的馬拉松比賽亦即將展開……

關於本片
《馬拉松小子》根據真人真事改編,靈感來自患有自閉症的青年裴享珍以及其母親。自從得知兒子患上自閉症後,裴享珍的母親不斷四出尋訪名醫,嘗試各種治療方法。經過多次失敗後,她最終將希望放在馬拉松上,自此與兒子展開艱苦的訓練。沒想到,馬拉松的訓練為裴享珍帶來了生氣,在馬拉松比賽上跑完全程,取得驕人的成績。這個感人故事後來結集成書,並成為一套電視紀錄片的主題,觸動了萬千心靈。


在韓國獲超過五百三十萬人次入場欣賞的勵志電影《馬拉松小子》,劇情細膩動人,又不會刻意煽情,而曹承佑淋漓盡致的演技,更是影片賣座的重要因素。為了演活片中自閉青年楚原這個角色,曹承佑不惜四出尋訪當事人及特殊學校,不斷琢磨自閉症患者的身體語言,非常認真。難怪此片風靡韓國大小觀眾之餘,更揚威第四十一屆「百想藝術大獎」,一舉摘下最佳電影、最佳劇本及最佳男主角三項大獎。接著又再韓國大鍾獎獲得7項大獎,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獎、最佳新人導演獎、最佳劇本獎、最佳音樂獎、最佳策劃獎、最受歡迎男演員獎。

心得
一、教練的改變:教練可以改變楚原,這一點無需懷疑;但楚原是不是也改變了教練?!原來一個懶散、敷衍的教練,因為楚原走進他的生活,也改變了他的行為、心態,甚至為了站在楚原的立場而與媽媽發生衝突。常常,我們吝於對這些情緒障礙的人付出我們的心力,也許因為我們害怕得不到回饋,或者我們只想到利用這時間做更多自認為有意義的事;然而在不知不覺中,他們也給了周遭接觸的人群一堂難以察覺的成長課程。


二、令人動容的母愛:「女雖弱者,為母則強。」的確,楚原的媽媽很偉大,承受著莫大的壓力,但咬緊牙關堅持去迎向挑戰,偶然發現孩子的運動天份,更是積極地為孩子安排課程。「你的腿──價值連城,你的身體──戰無不勝。」這句話是媽媽最常提醒楚原的(或者說是精神喊話吧?)她始終相信,她的孩子是最特別的孩子。我相信這不是自我催眠,而是母性、親情的力量支援著她。當然媽媽也曾灰心,在動物園的人潮中放手,想放開這生命中難以承受之重。終究還是放不下,消極地逃避不能解決楚原的問題,積極地往前走,才有機會解開隱藏在楚原身上的密碼。

三、誰比較需要對方?沒有媽媽的堅持,楚原大概無法成為一個還算有教養的大男孩。但楚原的能力慢慢的被開發後,媽媽也陷入一種不自知,或者是自知卻不可自拔的泥淖中。深怕自己做得不夠多,深怕孩子的潛能會因為自己不夠積極而埋沒──這樣深沉的壓力,讓媽媽不懂得放手!活在媽媽的期待之下,楚原究竟喜不喜歡媽媽為他安排的一切?他大概很難利用言語來表達他自己的想法,但媽媽為了實現對楚原的期待,讓他學習馬拉松;又為了她的擔憂,要楚原放棄馬拉松。媽媽的本意是善良的,但是一直牽著手而不放,會不會是另一種傷害?在跑道上,我們看到楚原清楚的感受到自己的心跳,感受到「戰無不勝」的身體,難得一見的自信寫在他臉上。牽他走、陪他走,是不是也要學著放他走?

四、鼓勵、肯定→→更多馬拉松小子:雖然社會及法律對這些情緒障礙的孩子給予很多所謂的「福利」或「通融」,但社會最該做的,還是要引導他們實現自我。曾在一些機構看到身心障礙的朋友努力工作的模樣,也許他們的表現離正常水準還有一大段距離,但無疑地,他們也在付出,也在發光發熱。楚原在田徑場上,在汗水的揮灑與群眾的掌聲中,他因為完成一件事而快樂,也因為受到肯定而快樂。我們雖然不是精神科醫師,但也許自己的舉手之勞,也能促使他們成就更多自我價值。所以,我們都要學習:不要吝惜給這樣的孩子欣賞與肯定,關懷與耐心。多一些支援,他們的親人會有更多的力量來面對挑戰,而我們的社會將有更多快樂的馬拉松小子。

五、牽他走、陪他走、放他走?!照顧自閉症兒童,似乎沒辦法期待他能心智漸漸成熟,一個母親只能從不願接受、執著、到想放棄,最後不願放手,那中間二十年的煎熬,不是我們一般人能體會。楚原不斷的想要跑步,是因為想要媽媽不再放開他的手,他依然記得小時後,母親曾在動物園裡放開過他的手,所以他不見了;為的是想要像斑馬一樣在風中奔馳,因為,他喜歡斑馬,那是他的執著。意志力堅強過人,就算身體再累,腳再痛,心臟痛得受不了,他也要跑,一直一直得跑……因為那就是他的固執。

六、特殊教育省思:在特殊兒童教育中,父母的角色是除了教師之外更重要的一環,若是父母不能有耐心的對待,那麼便不能發現孩子的長處,因為畢竟家庭是與特殊兒童接觸時間最長的。特殊兒童父母須花比一般人更多的心力及時間,去等待孩子的成長、茁壯,就如同楚原的母親一樣,不願放棄地找尋楚原的那片天空。

參考資料
1.The Martian Child(火星的孩子)(書&電影)


2.來自宇宙的新小孩(The Children of New):梅格.布萊克本.洛塞(Meg Blackburn Losey)、劉永毅(自由撰稿作家)譯

3.SP【馬拉松】(日劇)

4.自閉症為主題的影劇:「摯愛」、「終極密碼戰」、「天使消失的街」、「與光同行」、「雨人」…。5. 自閉症患者的親子關係及照護問題

本電影除了呈現母親教養自閉兒楚原的辛酸掙扎外,劇中叛逆的弟弟、沈默的爸爸,雖然角色不重,但也點出身心障礙家庭中手足、夫妻關係的議題,其中最值得探討就是自閉症母子之間的「放手」哲學。

劇中的母親基於曾讓孩子在動物園走失的歉疚,決心一生要好好守護孩子,最大的心願就是:「要活到一百歲,要活得比孩子久。」她因此肩負起多重角色,是保母--為孩子鋪排所有的事情,也像是戰士--看到孩子在車站被人毆打,奮不顧身地與對方大打出手,她更是訓練師--看到孩子喜歡跑步,即為孩子擬定馬拉松賽跑訓練計畫;為請求教練來訓練孩子,放下身段,去幫教練清掃房間。母親對孩子的期望越來越偏執時,學校老師曾勸母親,不需要到如此「不可自拔」的地步,非要孩子跑馬拉松不可,應重視職業技能,把跑步當業餘,但母親的回答則是:「我這樣做,錯了嗎?」。

楚原完全依照母親的指示在生活,且已被訓練到沒有抗拒的能力,母親也不知自己為何存在?親子的共生價值,建立在賽跑獲獎的期待上,先生的分居,弟弟的不滿,都沒有喚醒母親調整生活的焦點,而當楚原開始學習與教練作朋友時,母親即出現「你們不能把他從我身邊奪走」的恐懼,要求教練遠離孩子,兩人經過一番爭吵後,教練大聲吼出:「沒有楚原,妳就活不下去!」「是妳需要他,不是他需要妳!」,母子之間反向依附的情況,被教練一語道破。 母親因胃潰瘍倒下,住院期間才領悟到:「我以為我是在幫他,事實上,我是在讓自己舒服點,那是我唯一的寄託。」

自閉症的孩子因受限於溝通障礙,常無法清楚表達自己的意願,因此父母為孩子擬訂生涯計畫,目的何在?父母需要常做反思,究竟是以大人的需求在考量,或有針對孩子的能力及需求來評估?父母若一廂情願要達成自己的夢想,或是「要讓自己舒服一點」,孩子在無法表達情緒狀況下,會出現很多難以控制的問題行為來。電影中的結局是圓滿的,但現實中的自閉兒,就有許多值得關注的個案。

尤其是一些被稱為「高功能」的孩子,若父母不了解「高功能」的定義,誤以為就是自閉症中的資優生,有隱藏的智慧,期待孩子將來也能展現超人成就。父母逐夢希望孩子能去實現,若付予過多的期待,對口語及情感表達有障礙的自閉兒,是非常沈重的負擔。

曾有高功能自閉症家長每天逼孩子功課,執著於要有好看的成績,期望孩子將來成為「專家」,逼得原本性情溫和的孩子,出現嚴重暴力行為,自傷傷人,怪異行為不斷,造成社區困擾。自閉症孩子出現嚴重情緒障礙後,其醫療過程要比其他孩子的治療更加艱困。

6.家長需要適度放手 社會需要協助關懷

自閉症家長需要經常檢視自己,是否將照護孩子成為生活中「唯一的寄託」,孩子年幼時的照顧是父母生活的重心,但隨著孩子的成長,父母需要調整生活焦點,親子都各有其發展任務,自閉症孩子讓他依照能力去發展,培養出自主性和自信心,父母則培養跟全家人的親密關係,多關懷被忽略的正常孩子和配偶。

照顧身心障礙者是沈重的家庭負擔,建議家長不要獨立扛起照護責任,讓孩子去就學,或請親友、社會機構協助照顧,學習適度的「放手」哲學,讓自己有喘息機會,若行有餘力也為自己安排喜歡的活動,參與同儕支持團體,建立宗教信仰,抒解身心壓力,才不會陷入無力沮喪境地。

身為特教工作者,很期望因著電影所引發的群眾感動能持久,從認知到關心到行動,化為一股力量,共同關懷自閉症家庭的困境,及孩子成長後的安置問題,以減輕家長的負擔和焦慮,這可能仍是一條漫長的路,但期盼有心人士共同努力,讓自閉症家長在陪著孩子成長的過程,行走得安心又堅強。

有關自閉症
一、何謂自閉症:美國的卡奈博士於一九四0年所提出的:「嬰兒退縮到自己的幻想世界裏,無法與他人建立人際關係。」稱之為「自閉症」。


二、發病原因及時間:只要是先天腦部受損所造成的發展障礙。通常發病年齡在三十個月大以前,而在二歲半以前就可以被發現,大多在嬰幼兒時期就會有早期的症狀,主要可能的病因有:遺傳、懷孕時的病毒感染、新陳代謝疾病、腦傷……,而目前在醫學上無法定論確切的原因。

三、行為特徵

A.語言障礙:可能無法用語言溝通或是機械性的重複曾經聽過的話,說話遲緩,無法清楚的表達,隨著年齡增長會有些許進步,但是在溝通上仍有很大的問題。如椘原在電影中會機械性的背出母親曾說過的話、電視的節目,但卻無法真正理解其中的內涵。

B.人際互動的障礙:無法建立人際關係,對人沒反應,發呆,不喜歡是現的接觸,即使遇到挫折也不會尋求幫助。

預告片

2010年5月25日 星期二

我們的第九部電影 博士的愛情方程式

上映日期:2006-07-07



類  型:劇情、溫馨/愛情


片  長:1時17分


原  作:小川洋子


監 督:小泉堯史


演  員:
寺尾聰(博士)、深津繪里(管家)、齊藤隆成(小根)、吉岡秀隆(大根)、浅丘ルリ子(嫂)


官方網站:http://www.hakase-movie.com/


劇情簡介
這是敘述一位熱愛數學的大學數學博士,他在一次車禍中腦受傷,從此他只有80分鐘的記憶,也就是前80分鐘的事物過了80分鐘以後又一切歸零,這是怎樣的人生?他失去工作失愛情也失去家庭,但是他卻影響二個人的一生,一位永遠愛他的管家與成為數學教師的管家兒子。


每一天,深津去上班的時候,她都是博士的新管家。每天入門口她說:「我是新來的管家。」博士便說:「你穿幾號鞋子?」「噢,24是4的階乘,多高貴的數字啊!」久而久之,深津便懂得回答他:「我穿24號,是4的階乘~」他們每天都愉快地重覆着這樣的見面語。

後來博士認識了深津的兒子,因為孩子是平頭,於是他便替他改名「阿根」─像(開方的)根號一樣很聰慧,並包容着所有數字。雖然大家認識了這麼久,可每過了一段時間,深津提起兒子,博士便又會問:「阿根是誰?」,而每次重新知道深津有個十歲的兒子後,都會再次歡悅的迎接孩子的光臨。

博士喜歡在每個時候和身邊的人講數學,深津和孩子總是聆聽博士的話。博士說,我們畫在紙上的「直線」,其實只是「線段」,真正的直線應該是無限長的,但由於能力有限,我們只能說線段就是直線。那真正的直線在哪裡呢?博士告訴深津,直線在我們心中,我們相信着。深津愛着博士,「阿根」也很在意博士的事,他答應自己母親,絕不會在博士面前提:「這句話你已經說過了。」

深津是博士死去的哥哥的妻子經由介紹所聘請回來的。嫂嫂其實曾經和博士愛着,於是嫂嫂妒忌了,深津因為博士發熱而三晚在博士家留宿後,她也開始懷疑深津的用心在錢。於是深津被換掉了,只好轉到其他顧主的家打工。

博士的嫂嫂質問深津的用心,深津說:她只是想自己的兒子幸福而已,即使只有80分鐘,她和兒子也很享受和博士在一起的時光。接著,博士寫出了一條方程式,他把原本貼在自己身上的記事紙條取下,他說:隨意過我能活的每一天吧!他不要再有一定要記得的事情了。

深津又重新回到博士的家工作。博士替「阿根」慶幸生日,嫂嫂在門外給深津遞上了博士叫她給孩子買的生日禮物。嫂嫂說拜託深津要照顧博士,便黯然離開了。

和博士生活在一起,「阿根」常常會和博士打棒球,兩人都是老虎隊的支持者。受到博士的影響,「阿根」十分熱愛數學,雖然數學的知識是無窮無盡沒盡頭的。長大後,他成為了一位數學老師,他和自己的學生憶說博士和母親的事。

參考影片&書籍

1.《博士の愛した数式》改篇自小川洋子的「無上的愛」的故事。

2.明日的記憶(電影):

失去明日的記憶,我還會記得你嗎?

試片網址:http://blog.sina.com.tw/tomorrow/article.php?pbgid=43452&entryid=572503

如果過了明天 我連你都忘記了 也請緊握我的手 陪我繼續走下去…

佐伯雅行(渡邊謙)是知名廣告公司主管,工作賣力認真,不但受老闆肯定,也備受下屬愛戴。他能無憂地在職場打拼,是虧得溫柔體貼的妻子枝實子始終默默支持,兩人甜蜜的感情羨煞許多人。而女兒梨惠也即將出嫁,還有個未出世的小外孫,幸福似乎始終圍繞在他身旁。直到某日,他因為不堪長期頭痛暈眩的困擾而就醫,這才驚覺原來自己的健康早在不知不覺中流逝,罹患「少年阿茲海默症」。

他開始想不起來每天一起工作的同事長什麼樣子, 每天上班都要經過的街道,卻變成了陌生的風景, 上一秒鐘才訂好開會的時間,下一秒卻完全忘記……

直到有一天,佐伯不知不覺來到當年與枝實子相識的地方,他想起年輕時候彼此承諾相愛一生,想起了那時她說「我願意」的溫柔語調,卻怎麼也想不起她的模樣。枝實子回家找不到佐伯的蹤影,無助之餘,便也來到這個回憶之所。看到佐伯從前方走過來,她好想上前給丈夫一個擁抱,只是佐伯看著眼前這位眼中盈滿淚水的女子,覺得既熟悉又陌生…

相關記錄:

1.日本上映以來,票房突破25億日幣,超過200萬人觀賞後而感動落淚,並有高達97%的觀眾表示對該片相當滿意,此片也將於2007年7月在美國上映,台灣於9月溫情獻映。

2. 渡邊謙因「明日的記憶」本片,勇奪日本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以及藍絲帶最佳男主角獎、報知映畫賞最佳男主角獎。

3. 導演堤幸彥在日本有鬼才導演封號,曾指導過「在世界中心呼喊愛」、「池袋西口公園」等膾炙人口的日劇以及電影。

要活下去,或許是條必須克服許多困難、而且十分辛苦的道路。但在這條路上,因為一直有家人與朋友在我身旁,「活著」這件事便是很大的喜悅。這是《明日的記憶》所教給我的事情。──渡邊謙
 
3.明日的記憶(小說):


出版日期:96/08/08 出版社:商周

原著部落格:http://blog.pixnet.net/memoryoftomorrow

作者: 荻原 浩。 1956年出生,曾任職廣告公司,1997年得到新人賞出道。著有<好朋友小鳩幫>、<白煮蛋>、<謠言>、<誘拐狂想曲>、<母戀旅鳥>等十餘本小說。其中,<明日的記憶>得到第十八屆山本周五郎賞,及第二屆書店大賞的第二名,而且已被改編成電影,由渡邊謙主演,在2006年5月13日上映。

補充資料

好幾年前,美國也拍過這類型的電影,真人真事,講一位英國女性哲學家艾瑞絲的故事,Iris被喻為金頭腦,是近代英國知名的哲學家,同時也著有20餘本小說,Iris的哲學成就有二,一是她重建了柏拉圖有關「靈魂」與「善」這兩個範籌的新思考,以內在的省思而不是以理性主義的系統化觀點來探討倫理學的根本問題;第二,對倫理學的貢獻。她的故事在電影名稱是「長路將盡」,文本是《輓歌》。相同的結局,日本與美國電影的詮釋手法完全不同。


由於現在許多國家都朝向高齡化社會邁進,「失智症」因而開始受到高度關注,每年的9月21日更被訂為國際失智症日(World Alzheimer’s Day)。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在95年度獲得台北市政府衛生局的認同,與各市立醫療院所合作失智篩檢推廣,並於老人健康檢查中加入本計畫使用之量表SPMSQ,直至目前已篩檢出許多潛在個案。96年開始,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計畫將921國際失智症日推動成「921失智症篩檢日」,期望讓更多民眾親身參與;得以及早診斷、及時治療!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針對「921失智症篩檢日」的主題,延續「No Time to Lose 憶不容遲!」的口號,希望能夠讓社會大眾認知並了解,失智症患者如果能在早期發現,正確及勇於接受治療,就能夠讓病患及家屬之間得到雙贏的局面。秉持推廣此觀念的初衷,基金會特別與雷公電影共同發行【明日的記憶】電影,期望能藉由此片喚起國人對於「壯年失智」的議題以及對於失智症長者照護的重視。耕莘醫院神經內科醫師陳志豪指出,罹患早發性失智症的患者和一般失智症老人,症狀大致一樣,只是罹病時間提早十到廿年。有可能一開始只是忘東忘西,但是到後來卻會漸漸地連回家的路都想不起來。

陳志豪醫生也曾診治一名會計師,這名會計師原來精於算術與公司的帳目,但突然間連簡單的加減乘除都忘了,原本以為只是工作壓力過大所致,但後來多次出狀況,甚至錯過公司重要的會議,經醫生診斷後確定是罹患了阿茲海默症。這樣的症狀與【明日的記憶】裡渡邊謙所飾演的情形極為類似。

阿茲海默症

記憶的喪失可能是阿茲海默症最顯而易見的的病徵,尤其是記不住前不久才發生的事或是最近才獲得的訊息。初始的症狀細微而漸次的出現,不易察覺,而且這些症狀也可能出現在其他的失智症並非阿茲海默症特有。例如:在熟悉的地方迷路,忘了某件事做了沒,老是舊事重提或是無法學新東西。病情惡化時,患者可能會在談話時沒辦法找到適當的用字或是無法做重大的決定。

阿茲海默症其中一項最令人痛苦的地方是患者有時會沒辦法認得親友。患者的性格也可能變得異常的煩躁,偏執多疑,不喜歡與人互動。到後期,患者可能會出現在街上遊蕩,迷路回不了家的情形。新的研究顯示阿茲海默症患者腦部處理視覺和空間訊息的區域可能受到損傷。這可說明患者為何會有沒辦法認出自己在哪兒或是搞不清方向的問題。患者也可能變的不專注,因此無法照料他們自己日常身體的各種需要。

阿茲海默症患者腦部其他對記憶很重要的區域亦受到影響,例如基底前腦(basal forebrain)以及海馬迴(hippocampus)。許多為阿茲海默症所苦的人死於其它的原因,像是肺炎 (pneumonia)。由診斷確定日算起,阿茲海默症的病人一般可有6-8年的壽命,但仍許多患者存活超過20年。 阿茲海默症患者的症狀個別差異很大,但是最終每一個患者的症狀都會持續惡化。許多行為上的改變伴隨著阿茲海默症—憂鬱、偏執狂和妄想。然而,阿茲海默症目前是無法治癒的,雖然某些治療似乎有一些效果。

預告片

2010年5月11日 星期二

我們的第八部電影 我的火星小孩

上映日期:2008-02-27

類  型:劇情、溫馨/家庭
片  長:1時48分
導  演:【接觸未來】門諾邁依傑斯
演  員:【1408】約翰庫薩克(John Cusack)、【再見鍾情】艾曼達畢特(Amanda Pitt)、【愛狗的男人請來電】巴比寇曼(Bobby Coleman)
發行公司:發行拳
官方網站:http://www.martianchild.com/


http://www.armfilms.com.tw/martainchild

劇情簡介
【我的火星小孩】的故事是敘述一個剛剛喪偶的科幻作家他想要收養一個超級怪咖的孤兒丹尼斯,他會把自己關在一個大紙箱裡面,完全不願意跟別人接觸,同時他還宣稱自己是來自外太空,隨時外星人都會來把他接回去。

其實大衛自己也有類似的童年經驗,他從小也認為自己是一個外星人,他常常看著天空幻想著有一天他會被接回他的星球去,但是也因為他的愛幻想,最後他變成了科幻小說的知名作家。可是當他收養了這個小孩之後,他的經紀人對他的狀況很憂慮,因為眼見他的截稿時間逼近,他卻一直拖稿,而社工人員在他們的審查表裡面也懷疑到底大衛能不能勝任父親這個職責。

在一切都還渾沌未明的狀況下,大衛卻發現自己越來越喜歡這個小孩,雖然他常常認為自己來自一個紅色的星球,他也做出很多危險的事情,他的幻想也令大衛常常驚豔。最後丹尼斯打算要結束大衛科幻小說裡的最後一章,可是大衛卻越來越無法離開這個可愛又奇怪的小孩。

預告片

影評&心得
一、想像力豐富


【我的火星小孩】裡面那個怪咖小孩有特異功能,他要常常倒掛在樹上,才能減輕地心引力;他可以閉上眼睛嚐出m&m’s巧克力的顏色;他也可以讓棒球選手打出全壘打,因為他能許下火星願望…,甚至讓人懷疑他真的從火星來,而約翰庫薩克和火星小孩之間的父子情誼,更是讓人動容。

美國影評給予【我的火星小孩】超高評價,稱它充滿【外星人ET】的想像力和【當幸福來敲門】的感動力。而劇中約翰庫薩克再一次挑戰演技新高峰,詮釋一個經歷喪妻之痛的丈夫,和一個努力希望和領養的兒子溝通的好父親,內斂的演出也深獲影評人和觀眾的喜歡。

二、溫馨動人

丹尼斯因為被親父母及養父母一次又一次的拋棄,養成了他封鎖自我心靈,不與人接觸的心態。然而大衛不一樣的地方是,他試著去"了解"丹尼斯,而不是像其他人去"同化"丹尼斯。漸漸地,丹尼斯也在大衛屢次的包容及教導下,打開了自己封鎖的心靈門扉,「尊重」與「認同」讓他們建立起深厚的情感。整部影片看下來,可以看見大衛的愛心,丹尼斯的改變,更可以看到超越血緣之上的親情之愛,

三、令人省思

大衛在書上寫的最後幾句話:『有時候我們忘記了,孩子們剛剛來到這個星球,他們有點像正在成長的外星生物,作為一股純粹的精神力量,完成某種探索的使命,他們努力地去瞭解 ,做人的意義何在,因為某種原因,丹尼斯和我在宇宙中,找到了彼此,我們永遠不會真正瞭解為什麼,我會喜愛一個外星人,而他會喜歡上一個人類,對我倆來說,這真是很奇妙』看完後,很引人省思,非常適合為人父母或者是學校老師去看!

「每個生命來到世上都在學習如何當個地球人!!」在面對每個新生命、每個孩子,都要能體會他們的心情,因為他們正在學習如何跟地球人相處,如何生活在地球!裡面有很多很棒的語錄,等著大家去發掘、省思,是很有教育意義的片子!

四、教養難題

每個人都有一段童年,不知道你是不是還有印象自己小時候的事情,你可能很乖巧,也可能很胡鬧,也可能是個怪異的獨行俠,就像電影裡所要表達的一樣,每個人小時候,都有可能是不被了解的火星小孩,因為小孩的內心世界最難懂,甚至奇怪的行徑是完全無法用大人們角度來理解。每個人在一生中,都難免有個階段像火星人一樣,與社會格格不入,有時候是在成年以後,有時候是在小時候,有時候是天天都如此。

說真的,要是你養了這樣的火星小孩,是不是也會一個頭兩個大呢?雖然大衛小時候也是一個自稱是外星人的怪小孩,不過當自己面對著同樣是來自外星的小孩時,大衛要怎麼樣才能走進丹尼斯世界裡呢?電影裡大衛非常的努力,不但從生活中去觀察丹尼斯的一舉一動,而且還常常和丹尼斯做著一樣動作,例如學習跳火星舞,學習吃玉米片、學習載太陽眼鏡、學習許火星願望等等。

不過人的耐性總是有限度的,大衛在試著融入火星小孩內心世界的過程中也曾瀕臨崩潰的狀況,即使大衛是一個這麼有愛心的人,但最終還是被丹尼斯的怪異行徑給搞瘋了。教養的過程出現了一般正常兒童所不會發生的挫折與難題,都反映出兩者內心與這社會的衝突與適應問題。

五、做自己V.S融入社會

《我的火星小孩》的主旨,就是「做自己」,一個很奇怪的火星小孩,無法融入社會,大家都覺得他需要一個家長來教導他該做什麼,約翰庫薩克卻沒有給他一大堆的規則,而是給了他關心,給了他愛,或許這不是大人們最直觀的方式,但卻是小孩子最需要的方式。

如何在「做自己」和「融入社會」當中取得最好的平衡點,這個問題,真的很難解。《我的火星小孩》並沒有告訴你「就是定位在這裡」,因為本來就沒有個一定對的答案,或許人們一生中都在這兩極端之間移動著吧,但電影所傳達出來的概念卻是,並不需要太執著在這個定位上,到底是不是火星小孩?到底能不能被別人所接受?到底父母親會不會愛我?知道或是不知道答案,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把握住身邊那些對你重要的人,把握住自己最好的那些特質,剩下的,就再看著辦吧!

六、角色設計

巴比柯曼演得很好的地方,在於他把他的怪,切割成了兩個部份,一個部份來自於過去的傷,不想再面對的事,不想再經歷的事,讓他為自己創造了一個自己的世界,有自己的規則。另一個部份,則是來自於他天資聰穎,他所感興趣的事物和同年齡的小孩不一樣,他可以自己關在自己的地方,埋頭做自己的事。而《我的火星小孩》成功的地方,就在於約翰庫薩克只是治癒了巴比柯曼的第一個部份,而在過程中並沒有去抹煞他的第二個部份。

參考影片&書籍
1.原版短篇小說The Martian Child(火星的孩子)



改編自一部同時獲得雨果文學獎和星雲文學獎的短篇故事,作者則是在科幻領域知識非常淵博的大師級人物大衛•傑洛德(David Gerrold),他還曾經創作過《星際旅行》中一個非常經典的篇章,名叫《The Trouble with Tribbles》,講述的是一種叫“Tribble”的外星生物因為繁殖能力驚人,而帶來的一系列麻煩。10年前,製片人大衛•科許納(David Kirschner)和科莉•塞尼加(Corey Sienega)就在另一位製片人艾德•艾爾伯特(Ed Elbert)的推薦下,看到了這個名叫《火星的孩子》的短篇故事,科許納回憶道:塞尼加讀了這個故事後,簡直愛不釋手。以上來自http://bloguide.ettoday.com/lailai88/textview.php?file=0000118241


http://www.amazon.com/Martian-Child-Single-Father-Adopting/dp/0765303116


2.周星馳:【長江七號】


3.當幸福來敲門


4.秘密:吸引力法則


5.來自宇宙的新小孩(The Children of New)


作者:梅格.布萊克本.洛塞(Meg Blackburn Losey)博士


譯者:劉永毅(自由撰稿作家)


來自宇宙的新小孩,他們帶來改變世界的訊息,我們該如何接待他們?這些孩童就在這裡、就在當下,而且還有更多的孩童正在來此的途中!我們準備好要關注他們了嗎?


他們是水晶小孩、星星小孩、地球天使、過渡孩童、美麗的沉默者……,他們天賦異稟,擁有超越時空的意識能力、超自然的敏感力,卻被桎梏在人類的軀殼。我們要如何發現他們、認出他們,並解讀他們所帶來的神奇訊息,幫助我們自己回到真實的心靈宇宙!


聽聽他們的心聲──


我記得「家」是什麼樣子,它和這裡大不相同,所有一切都很漂亮。我愛每個人,他們也同樣愛我。為什麼在這裡都感受不到?


──安卓,四歲


將我們的意識以完美的幾何圖形送出,可以讓我們在空間中不受限制,在時間中不受阻礙。以天地萬物創立時的同樣構成去運行,我們絕不可能出錯。


──火怪靈球體


你在你自己外面所學到的東西,並非重要的東西。你從內在所學到的東西,才會告訴你事實的真相。


──凱蒂,水晶小孩,六歲


我寧願回到亞特蘭提斯,我在那裡很快樂。我想回那裡去,因為當我神遊體外時,我就自由了!我可以跑、可以飛,可隨心所欲地到任何地方,變成任何東西!


──威廉,十一歲 美麗的沉默者


與生俱來的驚人天賦,讓他們超乎年齡的成熟,因為與眾不同而被視為異類,因為破壞了我們所謂的「常規」而必須加以控制和隱藏。他們伸出敏銳易感的小小觸角,卻因得不到應有的回應而逐漸萎縮,許許多多這樣的小孩受到忽略,或被視為不正常而在用藥下逐漸鈍化。這是上天給我們的神奇禮物,但我們卻因無知恐懼而無法擁抱他們,甚至轉身背離。


  他們生來就是「全知者」,擁有強烈的自覺,拒絕所有加諸於行為與肉體的限制,也跨越了社會的規範與宗教的信仰。這些小孩散布各處,也許你身邊就有一個,同樣因為與眾不同而正在受苦。本書是從治療過程、個人訪談與專業人士所提供的個案蒐集而來的第一手資料,提供你另一扇視窗,教你如何以超越世俗的嶄新眼光看待這些孩子,如何在芸芸眾生中識別他們。


章節介紹:


前言


導讀


第一章 演化中的變化


第二章 醫學的誤解


第三章 靈球體也是人!


第四章 水晶小孩


第五章 辨識水晶小孩的檢查表


第六章 星星小孩


第七章 辨識星星小孩的檢查表


第八章 平行的面向:地球小孩與星星小孩


第九章 我們美麗的沉默者


第十章 過渡孩童


第十一章 地球上的天使


第十二章 我們能幫上什麼忙?


第十三章 學校的解決之道


第十四章 接下來是什麼?


前言


親愛的朋友:


  當你在閱讀這本令人睜大眼睛、心跳加速的書時,試問你自己下面這個問題:「我要如何來祝福這些『新小孩』(NewChildren),支持他們這一生由上帝所賦予的任務,並且引以為榮?」


  既然我們這個社團旨在喚醒愈來愈多需要精神指引的孩子,這將是一個持續的問題。本書將以善意與微妙的方式來幫助你們每個人,如此你們便能和緩地引導這些新小孩,並以他們為榮。


  當我們一路走來,自信滿滿地以為對內心世界的探索有深刻的了解時,誰會想到我們還需要指引?雖然我的心靈探索之旅,自追隨耶穌至遨遊亞特蘭提斯無所不包,看似無所不知,但同時也是天真而無知。


  你瞧,我們這些「水晶小孩」(CrystallineChildren)與「星星小孩」(StarChildren)看起來也許無所不能,但我們要求全世界都能靜心傾聽,了解我們的意圖,並且有最好的改變。


  在我個人的經驗中,當我覺得有人深深聽進我的話時,我全身的每個細胞會感到一陣放鬆。這樣的放鬆,最令人吃驚的效果是帶來改變。我已從自己的生命中知道,雖然生為宇宙之子,但卻身陷在一個有自己想法的獨特身體中,而我所能感受到的最大激勵,就是來自深入傾聽後的放鬆。


  因此,當全世界將注意力放在世紀變動之際,要讚美我們全能的上帝,祂賜給我們令人驚奇的純真與天賦。當全世界都能廣為注意後,本書將會成為一個可以讓我們這些水晶小孩更為自在的寶貴工具。我相信梅格.布萊克本.洛塞(MegBlackburnLosey)博士的作風、口才以及激勵人心的能力,足以將此一影響深遠的訊息提供給所有能接收到的人。


  在本書中,梅格.布萊克本.洛塞博士針對學校、營養與環境等支持我們的一些刺激性議題,一一提出了她思慮縝密、用心規劃且令人窩心的建議。當你們翻閱本書時,可以學會如何來支持這些充滿靈性、具核心地位但嬌弱的生命。在發自內心地學習如何以最好的方式來支持這些「新小孩」時,你也會在自己的心靈旅程中逐漸覺醒。


  難道你們現在還不明白,我們是為了全世界才來到這裡,而不是為了自己的目的嗎?當我們為了拯救地球,需要大量的純愛心靈感受來與地球共鳴時,此一覺醒是必要的。我們這些新小孩,正是為了要在此變動中協助你們而來。


  最後,經由這本書,你們也會漸漸知道有一個統合萬物的力量,那就是「愛」。「愛」是新小孩的聲音,深刻地傾聽他們所有的信息,那我們就做到了在上帝賦予他們的一生使命上,以自己的方法祝福、支持他們,並以他們為榮。


  帶來光明與愛的使者,尼可拉斯.M.史遷士(NicholasM.Tschense),九歲


導讀


  我記得「家」是什麼樣子,它和這裡很不一樣,所有一切都很漂亮。我愛每個人,他們也同樣愛我。為什麼在這裡都感受不到?


──安德魯,四歲


誰是「新小孩」?


  誰是「新小孩」?他們是新一代的孩子,不可否認地,他們的進化程度超越了先前的幾個世代,他們帶著十分特殊的天賦,來到我們的世界。他們之中有許多人記得在來到地球前身處何處,甚至常常記得自己的前世。今世之子分成幾種明顯的類型,據我的研究顯示,其中有些類型的特徵部分重疊,因此,幾乎不可能將這些令人吃驚的人類分門別類,放進一個個整齊的小盒子裡。


  這些小孩並非全部是「靛藍小孩」(Indigos)!靛藍小孩是打破常規的小子,他們是那種天生就知道我們的世界出了某些差錯的人,而社會的規則總是無法顧及到特例或任何特定環境中的個人。經由建立的知覺(awareness),靛藍小孩已經為我們認識及培養繼起的世代打開了大門。對於這些神奇的靛藍小孩,已經有太多的書籍、論文、網站及電影提供許多可用的資訊。


  本書的焦點要放在那些通常年紀更小,且發展更超越靛藍小孩的孩子身上。他們是「水晶小孩」(CrystallineChildren)、「星星小孩」(StarKids)、「地球天使」(EarthAngel),以及夾在中間的「過渡孩童」(TransitionalChildren)。每個群體都展現了驚人的天賦,並依然保有其特質。過渡孩童雖然不完全適用於其中任何一個類別,但也是特別且令人感到驚奇的。


  對於這些極其與眾不同且出色的孩童,他們所顯示的現象,除了口頭傳述外,並無太多可取用的公開資訊,其原因就和大部分超自然的主題尚未完全為大眾所接受的理由一樣,純能量的現象很難以合乎科學的方式記錄下來,並予以證明。我們的科技還沒有足夠的能力去測量細微的能量場,或這些新小孩與生俱有的極高頻生物物理能量場。我們都知道,從科學或醫學的觀點來看,如果某件事情無法量化就意味著它不存在嗎?當然不是!


  對形而上學的研究,就像研究所有科學無法測量的事情。至於這些孩童,有太多無法讓人忽視的巧合,全球有太多看似毫無關聯的家庭、照護者、老師與孩童經歷了同樣的事,讓我們不能再忽視此一主題。


  本書是有關那些尚無法測量,卻在我們的世界中每天都在發生的事情。


能量場與宇宙萬物進行交流


  世上有許多超出多數人所認知的更重要現實(reality)存在。在宇宙萬物之中,有無窮無盡的維度(次元),而這些維度正是建構「一」(theOne,即指上帝、聖靈或造物主)的部分。在所有這些現實中,又存在著無限的可能。對我們大部分人來說,關於其他「界」(realm)的概念非常真實,至少在上帝所存在的「界」是如此。此外,我也經常對一般人輕易就相信一個至高無上的神或造物主,卻不能理解他們自己也是這一「界」中重要且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驚訝不已。我們無法相信,此時此刻在我們現在這個世界之外還有多個其他世界,而且我們存在的每個當下都受到它們的影響。


  事實上,對許多人來說,三維之外還有其他實體存在的想法相當嚇人。我試著盡我所能,拓展讀者對於此一現實的體認,並分享超越我們所見、所感、所聽、所觸、所聞或感知範圍之外的現實,而這些現實在所有的層面上都與我們息息相關。從這些可供選擇的現實當中,「新小孩」為我們帶來了人類經由自身存在而一直在追尋的東西,即我們自身的神性。


  我們是由一層又一層的細微能量所構成,而該能量與所有其他各層面的現實進行向內、向外且無窮無盡的交流。在此所描述的這些能量場(energyfield)形式並非出自於想像,我的超感覺天賦帶我進入了多維度的空間及更深遠之處,在那裡,我可以看見、觸摸、品味、嗅聞及聽到這些能量層。


  我們的形體不過是廣大現實的一小部分,而大部分客觀存在的現實,以我們的五感,或甚至以天生的直覺(我們的「第六感」)都無法接近。當我們經歷體悟過其他界的現實後,我們便會朝向多維知覺(multidimensionalawareness)的第七感邁進。在第七感中,有三個基本的知覺層次:(一)啟蒙:在此我們開始覺知到其他的現實;(二)溝通:此時我們開始刻意地與超越本身所在現實的其他現實互動;(三)提升:此時我們可以有意地與本源──「一」,重新融合。


  我們的能量系統不僅止於身體上的幾個脈輪或能量點,還包括體內、身體周遭好幾層(事實上是無窮的)的能量。當我們在體驗生命時,由於能量場不斷地與宇宙萬物交流,而它們同時也來和我們溝通,我們的能量場會隨之變化。能量場支配著我們的感情、精神、物質、肉體,甚至直覺的體驗,在任何特定的時刻,我們都和即使是片刻之前的自己有所不同,因為在此體驗的過程中,我們的能量場改變了。因此,我們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從一開始,我們就是我們一切經驗的極致,我們是自己所曾經歷過的一切。


  我們也是由一組組「諧波頻率」(harmonicfrequency)所創造,就能量表現的形式而言,我們很像是由一組巨大且複雜精細的音樂和絃所構成,而每一現實位面就是這組和絃中的一個音符。我們的諧波頻率支配了我們在三維現實的存在,它們也同時指揮著我們在地球的經驗、我們的命運旅程(那些是我們想要學習的課程),以及我們所做的選擇。為了因應我們的生活、環境與世界,事實上是因應宇宙萬物,我們的能量系統不停地向前進化。


  靛藍小孩之所以會得到如此的稱呼,是因為他們內在的能量場普遍散發出深藍色。總之,本書中的這些小朋友其能量場進化的程度,遠超過靛藍小孩與先前的世代。「新小孩」存在於現存的各種強勢微妙能量中,這些能量帶給這些孩童無限的知覺、天賦及感覺(或「知曉」)能力,而這些能力遠超過我們過去一向所認為的「正常」範疇。不僅「新小孩」的洞察力與天賦讓人驚奇,有時甚至他們的殘障也同樣讓人吃驚。


  身為人類,我們從先人的典範中學習,因此「標新立異」是令人不安且應該盡量避免的。我們一直被教導,當每個人都被分配到與之相稱的那些美好又整齊的分類盒中,且在外表與行為上也與大家一致時,我們就會感到安心。這些時代已經結束了。「新小孩」是人類演化過程中令人興奮的一躍。


受到忽略的新小孩


  然而,仍有無數的「新小孩」持續受到忽視。雖然我們社會傾向於分類與歸類,但這些令人驚奇的孩子至今仍無適合的參數,因為他們抗拒、衝擊這種具限制性與約束性的分類。「新小孩」與生俱來的天賦,並未得到他們所需要的任何鼓勵或培育,因此,他們在生活各方面都出現問題。這些特殊的小朋友中,許多人受到各種不同性質的疏忽,其中之一就只是因為父母或看護者對這些小孩真正的天性與不同根源的無知所造成。


  這通常是無心之錯,這些孩子看起來就跟其他人無異,但他們的內心卻與其他孩子大不相同,他們知道大部分人連想都沒想過的事情(而這些事情卻可能是他們內心深刻的感受)。身為人類,我們常常害怕自己不了解的東西,對許多人來說,宗教信仰、歷史紀錄與社會規範都一再指出,任何與眾不同的人或事,都必須予以忽略、加以控制或隱藏起來。對於「新小孩」,如果我們不承認他們,對自己與世界都將會是一種傷害!


  在先前的幾個世代中,當我們出生的那一天,很快就忘記了自己的來源,也忘記了自己的天賦、源頭與完美狀態。「新小孩」不同,他們不僅記住許多我們已經遺忘的事,並使之具體呈現。我無意明確區分這些孩童,更確切地說,我比較想要探討「新小孩」的現象,並述說他們的故事,這是因為此一現象提供了我們的世界有朝向正面改變的可能性。這些小孩有許多情況相似,他們還可建立共通性的過渡性能量,因此我由衷請求讀者能夠寬容看待此處對這些年歲相近的群體所列舉的一些特徵。沒有兩個孩童完全相同,但他們可擁有共同的特徵,而天賦資質的層次則因每個孩子而異。


以開放的心胸來閱讀本書


  本書中所包含的資訊,許多人可能會覺得很新奇。這些故事中,有些描寫的現實層面極可能會挑戰邏輯,甚至公然與邏輯唱反調。其中有些或許看來奇怪,其實卻非常真實。我在每一部分都引用了各種例子,有些例子十分極端,有些則否。這是我特意安排的,因為就如同能量與意識,我們全都分享相同的特性,但每個人同時也攜帶著不少自己所獨有的特點。


  想當然見,本書某些故事會讓你半信半疑,甚至大呼不可思議,其中有些顯然會超出你對現實的認知能力。依我謙卑所見,這是件好事!在我未遇到這些情況且親身領略其中滋味之前,我根本就不相信本書字裡行間的這些想法和事件。面對生命中的某些課題時,有時就真的只是放下成見,並專注於事實的真相,而非一味執著於我們所想要的樣子。


  在每天的現實生活中,我們的「安全區」(safezone)一旦受到挑戰,我們大都傾向於反擊及封閉理智,因為未知的事物可能很嚇人。我建議你以開放的心胸與理智,並以擴展個人認知的目標來閱讀本書所要傳達的資訊。如果不強迫自己面對更高智慧與知識的挑戰,我們便無法成長。再者,我還要提醒你的是,並不是每個孩子都擁有本書所討論到的特徵;就如同生物學上的演化,直到新的特徵自然而然地普遍出現在大眾身上之前,仍會有進展不一的情況發生。


  在我看來,不管對象是成人與兒童,在我們對各種不同的行為模式下定義並進而了解時,經常會貼上不適當的標籤。其中許多標籤不僅不正確,長期下來還會造成極大的傷害。目前,有不少孩童被醫生診斷出患有如「注意力缺失症」(ADD)或「注意力缺失過動症」(ADHD,俗稱過動兒)等病症,這些標籤已經成為那些不適用於標準規範的小孩的「萬靈丹」。更糟糕的是,經由這些診斷所開出的處方是將孩童的知覺鈍化,從而建立一個令其他人安心的現況。不過,他們真的能安心嗎?


  總之,這些孩童帶給我們這世界極為不同的現實,可能會令人倍感威脅,但這只是因為我們沒有經驗才會覺得手足無措。在我看來,「正常」是一種認知,而這種認知只是我們日常生活幻覺中的一部分,要將此認知從幻覺中移除,我們必須有所改變!我無意創造更多的標籤,相反地,我的目標是去解釋一個非常真實的現象。與其到處亂貼標籤,不如讓我們擁抱「新小孩」以知識、智慧與治療等形式帶到我們這個世界所表現出來的差異與無限天賦,即使他們的記憶來源遠遠超乎我們的日常現實生活之外。


發掘並認識新小孩


  本書是還在進行的一份研究的概要。我是個作者,並以直覺療法在國際間執行醫療業務。我四處旅行、演講、出席研討會,並協助進行私人的治療療程。在執業過程中,我遇到一個又一個擁有令人驚奇天賦的孩子,只是他們不但未被發掘,還被父母、教師和其他的照護者扼殺其才華,這些人無法覺知他們的孩童與眾不同的重要性。許多這樣的兒童因而生病或做出讓人無法接受的行為,而有些充滿知性、靈性,甚至在情緒上都勝人一籌的小孩,同樣也飽受無所歸屬之苦。他們來自於一個今天大多數人都還茫然不識的「參考系」(frameofreference),因此,許多這樣的孩童至今依然默默無聞,甚至被視為不正常或不敢公開承認。


  我曾遇到當中一些最令人驚豔的孩童,並以療程幫助他們。他們每次都引領我來到前所未見且迷人的現實高峰,他們最近所交流的主題,在我聽來就像是某種科幻片的內容。事實上,與這些孩童的互動,帶領我來到遠超出自己所能想像的範圍。我可以保證,我的想像力尚未好到能編造出這些我即將告訴你們的故事!我們經常會不由自主地以過時的老舊規範來觀察「新小孩」,有句老生常談的話:「期望創造現實」,而我正努力闡明「新小孩」的意義,以對抗這樣的傾向,’讓這些珍貴小孩不僅能被注意到,還能獲得正確的培養、發展及種種榮譽。


  我第一次有意識地覺知到一名水晶小孩,是一九九九年我孫女出生那天。她在備受期待的情況下來到這個世界,她在出生後便立刻安靜地觀察身邊的一切。後來,當她躺在我的膝上時,她嘗試提高她的意識,努力與新肉體的限制搏鬥,想掙脫出身體,我看得出來她想要自己站起來。在她的藍色眼睛中,眼神十分專注,但是她依然受困在小小的身軀裡面。我記得我笑了起來,並問她是否想要落跑。我當時根本不知道她可能正在將意識投射於想去的地方,而且還試圖帶著新身體一起去!那只是開始而已。就天賦而言,我知道我的孫女並不孤單,還有其他人和她一樣。此一體悟帶領我超越好奇的層次,進入未知的現實領域。


  每個孩子、每種狀況都不一樣,本書所彙整的資訊,是從治療過程、個人訪談與專業人士所提供的個案蒐集而來的第一手資料。本書將要討論的範疇,坊間的相關書籍並不多,我將適用的內容援引為參考。還有一些很棒的網站,提供有關「新小孩」的資訊,我在本書最後會一併附上,讓你們能更進一步地探索這個主題。這些名單並非推薦,只是一些看來能為這些孩童提供幫助的其他途徑,以及現有的相關資訊。


  我最想要達到的目標,就是本書能引起父母、教師、照護人員、教育人士,甚至醫療機構的覺知,並成為一個支持的媒介。總之,主要的目的還是為了那些尚未得其所需的「新小孩」。許多孩童只是因為他們的需求未被認知,而承受了不必要的痛苦,有些家庭單純就是對他們孩子所展現的天賦才能感到害怕,他們害怕當孩子長大成熟後,會帶來另外一堆問題。當這樣的差異感產生時,知道並非只有自己在孤軍奮鬥總是好事。


  為了那些尚未曝光的家庭和孩子的權益著想,以及不違反適用於顧問與被諮商對象之間的保密條款,除了寫那篇美好「前言」的尼可拉斯及我會在稍後談到的洛琳(Lorrin)、約翰.艾芙瑞特(JohnEverett)、彼得(Peter)、克莉絲汀娜(Christina)等孩子之外,本書提到的所有孩童我全用假名。當然,並非所有具此天賦的孩童都符合本書所描寫的樣子,但如果你們知道有多少人符合後,可能會大吃一驚!


  我很期盼閱讀此書的所有讀者都能帶走某些新訊息、些許的好奇,或甚至一些不同的意見,這些以後都會被用來協助尚未被發掘的孩子。


與新小孩相遇


  在本書每章的開頭與其他地方,我會放進一些直接引述自某些我後來所接觸孩童的話語。他們訊息中所透露的純真,屢屢令我感動而說不出話來。這些話就像是上帝、造物主與聖靈以許多種方式直接透過這些孩童的嘴巴說出來,而他們記得。


  當「新小孩」受到栽培,且其天賦受到鼓勵時,他們會不斷記起一路走來令人驚奇的觀察與天賦,並與他人分享。令人遺憾的是,在我的經驗中,許多這樣的孩子因為揭發令人震驚的事情而被拒絕承認。這些孩童對於自己的所見所聞十分坦白,但由於天賦能力未受到支持,他們很快就會開始忘記當初來到地球時就已知道的事,到最後便停止使用其天賦才能。


  例如,一個我從她出生不久就認識的金髮藍眼女孩,自從她能開口說話(她還很小的時候)開始,就令每個見到她的人感到驚喜連連。在我寫這本書時,她年約四歲,我喊她為「天空」。天空的個頭很嬌小,擁有令人喜愛的性格,所到之處都會引來人群,就像是塊具有磁力的磁鐵。直到不久以前,每當有人圍繞在她身旁時,她都會描述有關生命、真理與其他超脫凡俗的話題,她的智慧遠超越了年齡。她比大部分同齡的孩童更有教養,肢體運作上也更為協調。後來,天空變得很害羞,並開始不再公開與人分享她深刻的洞察力,她再也不是當初那個興高采烈的孩子了。當她被問起為何要保沉默時,她的回答是:「當我說話時,他們嘲笑我,傷害了我的感情。我不喜歡被嘲笑,所以我不想再和他們說話了。」


  天空的父母對她的天賦引以為榮,甚至加以鼓勵,但一般人卻把她當成某種奇觀,甚至是某種新奇的事物看待,所以她關閉了溝通的大門。這對我們所有人來說是多麼大的損失!


  不幸地,像這樣的狀況並非特例。如果這些小孩沒有接受適當培育,或沒有受到承認或受到鼓勵,到了五、六歲時,他們就會在自己的周遭設置保護的能量牆,阻絕資訊流入。很快地,他們優越知覺的大部分跡象就會逐漸消退,通往更高層面意識的門戶會漸漸關閉,而且會遺忘所有的一切。孩子們對於「與眾不同」非常敏感,這對我們這些自詡為「已開化」、「文明的」人們來說,是個多麼令人傷心的陳述。如何建立一個更積極更正面的世界,關鍵方法正以我們未來世代的形式出現,但我們甚至無法辨認出來。「新小孩」為我們帶來了解開生命之謎與其他祕密的鎖鑰,但我們卻將門戶封了起來。我們到底在想什麼?


  幾個世代以來,我們教導小孩子應該少說多聽;但現在情形已不同以往了,我們必須傾聽孩子們怎麼說。在我們演化成為人類的軌道上,「新小孩」是進入更高意識的橋樑,而且甚至可能是地球的未來。我們要如何認出他們?我們會傾聽他們所說的話嗎?當我們知道這些孩子可以帶領我們遠遠超越對當下現實的感知,進入令人興奮的知覺領域與種種可能性時,我們是否能接受此一跳躍式的想法?身為老師、照護者或家人的我們,要關注這些孩童並挺身而出,代表他們採取行動。我們必須揚棄陳見,打開我們的心房、頭腦與靈魂迎接「新小孩」要跟我們分享的種種可能性。


新小孩的任務


  擺在我們面前的機會,在人類歷史中前所未見,也從來未曾經歷過的。在我看來,任何狀況的解決之道,「知覺」就佔了八成左右。要獲得這樣的知覺,我們首先必須接受現實中有超過我們目前所知與所接受事實的可能性。此一現象跨越所有的種族與宗教界線,而且,事實上還跨越了所有重要的信仰體系與社會規範。正如尼可拉斯在〈前言〉中所力陳的,我們必須深入傾聽這些孩童,並且必須願意敞開心胸面對他們所傳遞的訊息。


  當我們誠實地環顧現在的世界,就會開始了解,人類所居住的星球正在逐漸走向毀滅。我們已忘了在日常生活以外還存在著美好的事物,也忘了去注意我們生命中每一刻的完美;我們不停對外尋求舒適與需索,常常期盼某人會負責提供自己所需的一切。我們通常都會覺得很空虛,每天都努力想要填滿它;但我們忘了自身其實已然完滿,本性所沒有的東西根本不必要也不需要。這些孩童記得此事,於是前來提醒我們,我們是遠比每天所經歷的幻覺,即一般所謂的「現實」,來得更偉大的人類。


  「新小孩」為我們的世界帶來顯著演進的可能性,他們有使命在身,有一個宏大的目標,並且需要我們的幫助。他們的天賦啟發我們,而其智慧則提醒我們已然遺忘的時光與話語。「新小孩」的任務,不僅是要以他們發自秉性的善良與對真理的了解來教導我們更重要的現實,他們也是我們這個世界的未來。事實上,如果我們能正視及關注「新小孩」,人類的未來便可從目前自我毀滅的道路改變方向,步向更為提升、更為正面的現實──一個更為全球性的現實,並為每個人提供了最高的利益。


  本書中閃閃發亮的明星,在很多方面都令人嘖嘖稱奇。他們抗拒所有加諸於行為與肉體的限制,跨越社會規範與宗教信仰。他們是通往所有人類本源的橋樑,並且為我們帶來重要的訊息。「新小孩」是完美的心靈,他們是指路明燈,充滿了熱情的真理,以及人類曾一度擁有並能重新獲得的純真。這些孩童就在這裡、就在當下,而且還有更多的孩童正在來此的途中!我們準備好要關注他們了嗎?


內文1


他們的腦子裡有許許多多的小抽屜


「新小孩」有個與眾不同的頭腦,他們不使用線性邏輯思考,而是進行區塊式(compartmentally)的思考。具體來形容,我們可以想像一下這些了不起的孩子,他們腦中有許許多多的小抽屜,每個小抽屜中都儲存著不同形式的資訊。這些抽屜分門別類地開啟,且常常會同時打開好幾個。所造成的結果看起來很像注意力缺失症或過動兒的症狀,因為這些孩子似乎沒有停留在任何可資辨識的軌道上,常常以令人驚奇的速度,從一件事情跳到另一件事情上。他們思考時,可從一個主題跳到另一個主題,辨識並儲存供未來使用的資料,直到他們擁有能讓整體事物開始產生意義的足夠資訊為止。


這種新的思考模式與他們被放大來看的學習能力,使得這些「新小孩」看起來就像患有注意力缺失症或過動症一樣。真相是這些孩童不用對某件事情花太多時間思考,甚至根本不用思考,因為他們已俐落地將所有資訊都儲存起來,留待未來使用!「新小孩」擁有自由且不受教條所阻礙的意識,這種與生俱有的自由,讓他們的意識可以隨心所欲地前往想去的時空,即使他們依然身處於三維環境中!


這些孩子並非不正常,他們只是與眾不同。若以電腦做比喻,先前的人類世代就像是依然在使用DOS程式運算的早期電腦,它們的處理器在進行邏輯運算時,同一時間只能進行程式中的一次運算,直到完成。此一程序是邏輯性與線性的,程式語言遵循著一條直線,一句接一句。相反地,「新小孩」的運作就像是最新的超級電腦,能夠有意識地同時進行多方運算,而且在這過程中絕不會錯失任何一條線索。他們把訊息當成純粹的能量來處理,因此在傳送的過程中並無耽誤。此一過程之迅捷,根本無法以言語形容。他們的吸收技巧簡直就是超光速,比光速還快。


他們有不可思議的透視能力


你小時候曾經擁有「看不見的朋友」嗎?或者你曾見過我們的小孩與「他們」互動?難道他們真的只是想像,還是真有什麼事發生?本書所討論的多數兒童,都擁有「透視」的能力。這是指他們的知覺並未受到此一次元或現況所箝制(我所謂的「現況」,是指發生在三維世界當下的情況)。我不只一次從父母、老師或其他地方,聽到有關水晶小孩與他們「看不見的朋友」進行微妙互動的故事,我本人也經常遇到這些孩童。事實是,這些「朋友」之所以看不見,只是因為我們平常人的眼睛不夠「開放」,才會看不到那些孩童所能見到的狀況。


這些小孩可以看到或聽到不屬於這個世界的另一個空間,並與之交談;有些孩子甚至會說出非地球的語言。水晶小孩經常會聽見及看到他們的指導靈,彷彿這些指導靈就存在於三維空間的這個地球上。隨著這些孩童與其他世界的互動,他們對生命與存在的認識也更為廣博深入。他們的智慧難以想像,這些孩童並不認為自己和那些來此找他們的大師與指導靈有何不同,他們覺得這沒什麼大不了的,因為對他們來說這再正常不過了。他們真的知道自己在說什麼,我們會半信半疑,就只是因為大部分的成年人都沒有經歷過那些事,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們所言非實。

2010年5月4日 星期二

我們的第七部電影 生命最後一個月的花嫁

上映日期:2009-09-11


類  型:溫馨/家庭、勵志、劇情、愛情

片  長:2時07分

導  演:廣木隆一

演  員:榮倉奈奈、瑛太、柄本明、手塚理美、安田美沙子

發行公司:群體娛樂發行、好好電影協力

官方網站:


http://www.hanayome-movie.jp/index.html


http://www.wretch.cc/blog/AprilBride
 
 
 
  劇情簡介
★根據真人實事感動改編 一段永恆不渝的真情摯愛


★勇奪日本賣座冠軍 累積票房超過30億日幣

★人氣偶像 瑛太 精彩演繹 地表最深情的新郎,感動全日本女性!

★關懷癌症,少你不行;台北市首輪每張票券收入將提撥5元捐贈三個公益團體:乳癌防治基金會、中華民國乳癌病友協會、台灣安寧照護協會!

愛的感動狂潮,席捲全日本!

一對戀人永恆的愛,讓全日本留下了感動淚水

直到生命盡頭,仍不忘將愛傳遞給身邊的人,相互支持,努力走完24年人生,千惠和戀人太郎攜手寫下<愛與生命>的動人篇章!

兩人的相遇雖短暫如煙花,但對太郎與千惠來說,卻是一段永誌不渝的真情摯愛。

擔任展場模特兒的千惠(榮倉奈奈 飾),在工作中結識了個性踏實的太郎(瑛太 飾),兩人對彼此都很有好感。當時才24歲的千惠剛得知自己患有乳癌,沒料到太郎也選在此時向她示愛。千惠正猶豫著是否該接受他的愛,然而太郎卻義無反顧的選擇與她一起勇敢對抗病魔,並且在千惠燦爛生命的最後一個月緊緊陪在她身邊,和她的父親、阿姨,以及一群姐妹淘好友們共度每個日子。時間無情地向前奔跑著,太郎深怕等不到最浪漫的六月時節,他決定提早完成千惠的夢想,就在2007年4月5日那天,為她舉行一場最浪漫、也最美麗的婚禮……。

2007年4月5日,一對新人舉行了結婚典禮。兩人看來是如此幸福,但其實24歲的新娘千惠已是癌症末期,並被宣告僅剩下一個月的生命。


同年7月,日本TBS電視台播放紀錄片〈生命最後一個月的花嫁〉,在日本全國造成廣大迴響。之後描寫千惠細微心情轉折的同名小說,銷售量也突破75萬冊,帶給許多和千惠年紀相仿之女性莫大的勇氣與鼓勵。一面對抗病魔,一面卻想傳達健康之重要及生命之美好的長島千惠小姐,與深情的戀人赤須太郎先生,還有身邊慈祥的父親、阿姨、親友間的深刻情誼,交織出這段情感動人的真實故事。

擔任展場模特兒的千惠(榮倉奈奈 飾),在工作中結識了個性踏實的太郎(瑛太 飾),兩人對彼此都很有好感。當時才24歲的千惠剛得知自己患有乳癌,沒料到太郎也選在此時向她示愛。千惠正猶豫著是否該接受他的愛,然而太郎卻義無反顧的選擇與她一起勇敢對抗病魔,並且在千惠燦爛生命的最後一個月緊緊陪在她身邊,和她的父親、阿姨,以及一群姐妹淘好友們共度每個日子。時間無情地向前奔跑著,太郎深怕等不到最浪漫的六月時節,他決定提早完成千惠的夢想,就在2007年4月5日那天,為她舉行一場最浪漫、也最美麗的婚禮……。

預告片



真實生活中的千惠記錄片

2010年4月28日 星期三

我們的第六部電影 媽媽咪呀

映日期:2008-08-22


類  型:喜劇、愛情、音樂/歌舞


片  長:1時48分


導  演:Phyllida Lloyd


演  員:【穿著Prada的惡魔】梅莉史翠普(Meryl Streep)、【誰與爭鋒】皮爾斯布洛斯南(Pierce Brosnan)


發行公司:環球


官方網站:http://www.mammamiamovie.com/


劇情簡介

時間是1999年,地點是希臘的卡洛凱利小島。這場浪漫的冒險旅程在地中海偏遠的唐娜民宿展開,這座民宿是由唐娜(梅莉史翠普飾),她的女兒蘇菲(亞曼達席菲德飾)以及蘇菲的未婚夫史凱(多明尼克庫柏飾)共同經營。蘇菲即將舉行婚禮,她為了讓她認為三名可能是她親生父親的男士及時參加她的婚禮,於是就早早把三張喜帖寄出去,而這三個男人收到喜帖之後,也在第一時間趕去這座20年前他們曾經和一名美女有過戀情的小島。就在蘇菲的媽媽唐娜忙著籌備女兒的婚禮的時候,蘇菲卻無意間找到她母親的日記,原來她母親20年前曾經在很短的時間內,和三個男人發生過戀情:生意人山姆卡邁可(皮爾斯布洛斯南飾)、冒險家比爾安德森(史戴倫史考斯達飾)以及銀行家哈利布萊特(哥林弗斯飾)。蘇菲瞞著她母親邀請他們參加她的婚禮,她相信她只要看到他們,就會知道誰才是她真正的父親。


就在這同時,唐娜也忙著迎接當年和她一起組成“唐娜發電機”三重唱的兩名姊妹淘:搞笑的蘿西(茱莉華特斯飾)以及離過多次婚的富婆譚雅(克莉絲汀巴倫絲基飾)。“唐娜發電機”三重唱經過20年後再次聚首,為了重溫舊夢,她們忍不住邊唱邊跳,玩得不亦樂乎。


當蘇菲認為可能是她親生父親的三個男人抵達小島,她小心翼翼地把他們藏起來,並且向他們解釋其實是她而不是唐娜邀請他們來參加婚禮。儘管這三位男士心不甘情不願地答應蘇菲要躲起來,但是還是不小心被唐娜發現,既尷尬又生氣的唐娜堅持要他們離開,同時也忍不住向她的兩位姊妹淘坦承,她不是很確定到底誰才是蘇菲的親生父親。蘇菲則趁機分別和這三位中年男士獨處,希望能發現一些蛛絲馬跡,確定到底誰才是她的生父。當比爾告訴她,拿錢出來幫助唐娜開這家民宿的老太太其實是他的姨婆蘇菲亞,於是蘇菲就認定比爾一定是她的生父!隔天一早,唐娜和蘇菲在庭院吵了一大架,而唐娜誤以為蘇菲希望取消婚禮,於是生氣地拂袖而去,但是她卻遇到山姆,他對於蘇菲這麼年輕就結婚以父親的角度表示關心,唐娜不禁受到感動,這時他們都恍然大悟,原來他們仍然深愛著對方。當蘇菲發現她試圖尋找生父的計劃失敗,她就忍不住把這件事一五一十告訴她的未婚夫史凱,然而他卻因為她把這麼重要的事向他隱瞞而暴怒,於是傷心難過的蘇菲還是飛奔回母親的懷抱,向她傾訴心事。時間過得很快,婚禮馬上就要進行,但是當婚禮開始後,唐娜覺得自己不能再沉默下去,於是老實告訴蘇菲她的生父的確在場,但是她也不確定到底是山姆、比爾或哈利。這三位男士倒是都很樂意當蘇菲三分之一的父親,然而蘇菲這時卻投下一枚震撼彈,當眾告訴未婚夫史凱,他們不應該這麼早就結婚,反而要趁年輕到世界各地多看看世面。眼看這一場婚禮勢必要取消了,這時山姆卻出乎意料地向唐娜求婚…而且她也答應了。於是這一切都有了快樂的結局,唐娜和山姆經過多年以後有情人終成眷屬,而蘇菲和史凱則乘著船向這座神奇美妙的希臘小島道別,迎向一個充滿希望和願景的全新生活。

製作緣起
當製片茱蒂克雷梅爾於80年代開始擔任前阿巴合唱團的詞曲創作者班尼安德森及畢昂厄維葉斯全新專輯的執行製作,她馬上就覺得阿巴合唱團的每一首經典歌曲都像是有一個故事,於是她靈機一動,想用全新的方法來詮釋這些歌曲,也就是以歌舞劇的型式呈現。雖然她一再向班尼安德森及畢昂厄維葉斯保證,這絕對不會是阿巴合唱團的故事,他們一開始還是有點遲疑,但是茱蒂克雷梅爾仍舊不死心,她在接下來近十年的時間,一直找機會說服這兩位前阿巴合唱團成員,而他們在1995年終於答應茱蒂克雷梅爾的要求,但是前提是她必須要有一個很好的故事來詮釋這些歌曲。1997年,她認識了劇作家凱薩琳強森,她認為對方一定能以阿巴合唱團的經典歌曲為靈感,寫出一個很棒的故事。

雖然阿巴合唱團的歌大致上來說分成兩種風格:一種是青春洋溢、天真開心的舞曲;另一種是成熟自省、感情豐富的情歌,但是製片茱蒂克雷梅爾卻說:「我當時就告訴凱薩琳說妳要先忘了這些歌,它們只是妳的故事元素,但是故事沒有了這些歌也應該能夠成立。她完全做到了這一點。」結果凱薩琳強森果真寫出一個激勵人心、感人肺腑的劇本,故事主要是圍繞在兩代女人的關係、少年人的愛情以及中年人的第二春,當然也不能缺少友情、發掘自我以及美夢成真的要素。劇本出爐後,茱蒂克雷梅爾就得找一名適合的導演,她說服備受尊重的舞台劇及歌劇導演菲莉妲洛伊德加入她們的行列,而《媽媽咪呀!》的故事也立刻引起導演的共鳴。畢昂厄維葉斯和導演、編劇及製作人密切合作,當劇本逐漸定稿後,編舞家安東尼凡拉斯特也被請來編排劇中的歌舞場面。之後一流的舞台設計師也被請來共襄盛舉。

【媽媽咪呀】效應
1. 1999年4月6日在倫敦的愛德華王子劇院舉行首演,獲得滿堂采。


2.2000年11月在美國舊金山的歐菲姆大劇院開始公演,並於2001年10月在紐約百老匯首演,預購的門票金額總共是2千7百萬美元。


3.2002年,獲得五項東尼獎提名。


4.2003年2月,在賭城拉斯維加斯首演,並於2005年6月完成第一千場演出,創下在賭城演出百老匯劇時間最長的記錄。


5.不但在英美大受歡迎,也風靡了全世界,蔚為風潮,成為娛樂事業的奇蹟。


6.該劇共有20個表演團隊,目前則有9個表演團隊在世界各地舉行演出,每週賺進八百萬美元的票房營收。全球共有3千萬人看過這齣劇,世界各地每晚則有1萬7千人在看這齣歌舞劇,已經締造20億美元的票房收入,也是有史以來最快在最多城市舉行公演的舞台劇,從十年前的倫敦首演到現在,《媽媽咪呀!》總共在170個城市舉行過公演。

影評
梅莉.史翠普是不老的妖精,當代演技最寬廣的女星。英國劇場導演Phyllida Lloyd執導的《媽媽咪呀(Mamma Mia!)》在今年的金球獎提名名單上,只有女主角梅莉.史翠普(Meryl Streep)一人獲得提名,其實是很適切的結果,因為其他的四生三旦全都是綠葉,而且總不能讓ABBA合唱團的音樂入選最佳電影音樂吧?

《媽媽咪呀》是一部不用大腦觀看的電影,快樂地聽歌,是主要且唯一的訴求,事實上,希臘小島的美麗風情,以及眾家影星既歌且舞的場景,都實踐了這個美麗的夢幻。ABBA合唱團的歌曲在1970年代風靡全球,如今在21世紀重新復活, 重新傳承舊日美好,有何不可?事實上,演員在詮釋每首歌曲時,的確都灑下了歡樂愉悅的種籽,在不景氣年代裡看《媽媽咪呀》確實是逃避苦悶的暫時解脫。

《媽媽咪呀》的劇情其實簡單,蘇菲為了找出生父,邀請三位「涉嫌人」一起參加婚禮,「順便」確認自己的身份。蘇菲的想法其實是禁不起檢驗的,因為沒有科學的佐證,就算三人都出現她眼前,光靠目測,又如何確定血緣?當代男女都知道,唯一的方法就是檢測DNA。但告別科學,告別理性,擁抱感性,訴諸音樂其實才是《媽媽咪呀》的主力論述,在那個有著明艷陽光,蔚藍海水和繽紛花色的希臘小島上,什麼讓人暈頭轉向的事都會發生(唐娜才會在一個月之中和三個男人發生肌膚之親),那才符合多數人追求度假的心情,更是電影追尋夢幻逃避的主力美學訴求。

梅 莉.史翠普在《媽媽咪呀》的貢獻無非就是夢幻能源發電機,當年未婚懷孕,母親不准她回家的陰影,早就在她獨力撫養女孩,甚至在小島經營民宿的獨力人生中給輕易拋開了,生活壓力在那一首「Money,money,money」的歌聲 中早已飛灰湮滅,不老的梅莉,活力四射的梅莉確實驅動了電影的旋律與節奏,讓「梅開二度」有了合理的期待與激情出口。更重要的關鍵是梅莉真的很會唱歌,即使只是對嘴演出,熟悉她嗓音的人都知道她不夠專業圓潤的歌喉,卻讓唐娜的性格魅力更加真實可信。

重逢老情人是《媽媽咪呀》刻意安排的戲劇高潮,但是因此激生的戲劇火花並不多,尷尬、怨恨或者舊情難忘的心路歷程都被簡化成不可置信的驚訝表情給帶過了,這也坐實了《媽媽咪呀》的戲劇情節絕非重點,只要劇情還轉得動,婚禮能夠順利舉行,最後的新娘再從蘇菲轉成多娜就完成懺情救贖的工程了,可能是兩位「生父嫌犯」比爾(Stellan Skarsgard飾演)和哈利(Colin Firth飾演)的型與戲都太過樣板,戲份勉強多一點的山姆(由皮爾斯.布洛斯南(Pierce Brosnan)》飾演,也只顧著耍帥擺姿態,完全看不出縱橫商場的練達與精幹,連最後的下跪求婚都像極了二十年前被小島熱情給昏了頭的莽撞,輕易就摧毀唐娜二十年來胼手胝足養成的獨立人格與尊嚴。

電影技法只是讓《媽媽咪呀》的歌舞 場面轉換得更華麗而順燦,演什麼像什麼的梅莉.史翠普早已證明她是當代最偉大的演員,看著她在床上彈跳的歌舞場景,你很難想像她明年就要六十歲了,超乎想像就是電影最神奇的魔法,《媽媽咪呀》正因為找到了梅莉擔綱,才讓電影有了畫龍點睛的活力,梅莉的肉身神話真的只能讓人高呼一聲:「媽媽咪呀!」

補充資料
音樂劇(英語:Musical theater,簡稱 Musicals),又稱為歌舞劇,是音樂、歌曲、舞蹈和對白結合的一種戲劇表演,劇中的幽默、諷刺、感傷、愛情、憤怒作為動人的組成部分,與劇情本身通過演員的語言,音樂和動作以及固定的演繹傳達給觀衆。一些著名的音樂劇包括:奧克拉荷馬、真善美、西城故事、悲慘世界、貓以及歌劇魅影等。

音樂劇在全世界各地都有上演,但演出最頻密的地方是美國紐約市的百老匯和英國的倫敦西區。因此百老匯音樂劇這個稱謂可以指在百老匯地區上演的音樂劇,又往往可是泛指所有近似百老匯風格的音樂劇。而習慣上稱呼為音樂劇的戲劇,多是指西方音樂劇。

音樂劇的文本由以下幾個部份組成:音樂的部份稱為樂譜(score)、歌唱的字句稱為歌詞(lyrics)、對白的字句稱為劇本(book/script)。有時音樂劇也會沿用歌劇裏面的稱謂,將歌詞和劇本統稱為曲本(libretto)。

好看音樂劇
1. 波吉與佩斯(乞丐與蕩婦)Porgy and Bess

2. 為你瘋狂 Crazy for You

3. 雨中曲(萬花嬉春)Singing in the Rain

4. 俄荷拉馬(奧克拉荷馬)Oklahoma

5. 旋轉木馬(天上人間)Carousel

6. 西城故事 West Side Story

7. 窈窕淑女 My Fair Lady

8. 真善美(仙樂飄飄處處聞)The Sound of Music

9. 南太平洋 South Pacific

10. 國王與我 The King And I

11. 唐吉訶德(拉硬柴的夢幻騎士/武士英魂)Man of la Mancha

12. 平步青雲 How To Succeed In Business Without Really Trying

13. 屋頂上的提琴手 The Fiddler On The Roof

14. 理髮師陶德 Sweeney Todd

15. 毛髮 Hair

16. 油脂(火爆浪子)Grease

17. 歌舞線上 A Chorus Line

18. 夥伴們 Company

19. 刺殺(刺客列傳)Assassin

20. 太平洋序曲 Pacific Overture

21. 與佐治在公園的星期天(喬治修蘭的故事)Sunday in the Park with George

22. 芝加哥 Chicago!

23. 約瑟夫的神奇綵衣 Joseph and the Amazing Technicolor Dreamcoat

24. 耶穌基督超級巨星 Jesus Christ the Superstar

25. 貓 Cats

26. 艾薇塔(貝隆夫人)Evita

27. 歌劇魅影(歌聲魅影)The Phantom of the Opera

28. 西貢小姐Miss Saigon

29. 悲慘世界(孤星淚)Les Miserables

30. 製作人 The Producer

31. 吉屋出租 Rent

32. 獅子王 Lion King

33. 美女與野獸 Beauty and the Beast

34. 媽媽咪呀! Mamma Mia!

35. 巴黎聖母院(鐘樓怪人) Notre Dame de Paris

36. 步入森林 (拜訪森林)Into the Woods

37. 羅密歐與茱麗葉 Romeo and Juliet

38. 演藝船(畫舫璇宮)Showboat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9%9F%B3%E6%A8%82%E5%8A%87&variant=zh-tw


好看歌舞劇
1.髮膠明星夢 (Hairspray)

2.舞力全開 (Step Up 2 the Streets)

3.踢踏人生 (Stomp the Yard)

4.扶桑花女孩 (Hula Girls)

5.放牛班的春天 (Les Choristes)

6.玫瑰人生 (La Vie En Rose)

7.紅磨坊 (Moulin Rouge)

8.魅力四射 (Bring It On)

9.為你鍾情 (Walk the Line)

10.芝加哥 (Chicago)

11.屋頂上的提琴手 (Fiddler on the Roof)

12.真善美 (The Sound of Music)

13.閃舞 (Flashdance)

14.窈窕淑女 (My Fair Lady)

15.火爆浪子 (Grease)

16.魔笛 (The Magic Flute)

17.渾身是勁 (Footloose)

18.啞巴歌手 (Little Voice)

19.西城故事 (West Side Story)


延伸欣賞
【黑眼圈】是蔡明亮第一部在家鄉馬來西亞所拍攝的電影,也是應維也納慶祝莫札特250週年誕辰的「加冕新希望」(New Crowned Hope)計畫邀請,以「魔笛」為主題的創作。兩相影響,明的部分,你可以看到異於蔡明亮過往台灣作品的吉隆坡景觀,並聽到「魔笛」在電影一開場即從伴隨著李康生飾演的植物人在靜懿的房間裡詠唱;隱的部分,則是讓錯綜複雜的情愛關係與「魔笛」的文本發生互動,但沒有王子公主、夜后祭司,有的只是幾個孤獨的靈魂在狹窄的或空曠的屋子裡彼此探索深邃濕濡的慾望。

流浪漢小康在吉隆坡街頭閒逛,被幾名騙子洗劫,他們發現他身無分文,沒有身分證,甚至言語不通,便將他痛毆一頓。重傷的小康被一群外勞救起,帶回宿舍療養,其中一名叫拉旺的,他在街上撿到一張舊床褥,他讓小康睡進他的蚊帳,在這張撿來的床褥上細心地照顧著這個受傷的身體。不知為何,拉旺心中升起了一種難得的安定及幸福感,是因為他終於擁有了一張床褥嗎?雖然這麼破舊。還是因為從此有人睡在他的身邊?雖然那麼陌生。

茶室的女傭琪琪也在照顧著另外一個身體;長期躺在病床上老闆娘的植物人兒子。琪琪多麼希望趕快脫離這樣的生活。當她在街上遇到了小康,她身體的野性和慾望被他挑撥,她多麼渴望跟他在一起,這才開始發現自己沒有太多的行動自由,而且也找不到一個可以睡在一起的地方。

身體逐漸復原的小康,周旋在拉旺和琪琪之間,像一隻纏人、討喜、又不被約束的野貓,更像一隻隨時會飛走的美麗皇蛾。風韻猶存的老闆娘也在垂涎他年輕的身體,她發現小康的長相,竟然跟她的植物人兒子,越來越像……同時,突如其來的煙霾開始侵襲這個溼熱、充滿汗臭、流竄著各種膚色人種的城市,而這些情慾男女和一張破舊的床褥,在濃烈的煙霧裡糾纏、迷失,同時相濡以沫。http://movie.kingnet.com.tw/movie_critic/index.html?r=5879&c=BA0001

2010年4月22日 星期四

我們的第五部電影 雷之心靈傳奇

上映日期:2005-02-18

類  型:
音樂/歌舞歷史/傳記劇情


片  長:2時35分

導  演:泰勒海克福(Taylor Hackford)

演  員:【洛日殺神】傑米福克斯(Jamie Fox)、凱瑞華盛頓 (Kerry Washington)、 克利夫頓包威爾(Clifton Powell)、 (Harry Lennix)、(Terence Dashon Howard)、 (Larenz)

發行公司:環球

官方網站:http://www.raymovie.com/ 





劇情介紹
《雷之心靈傳奇:雷查爾斯不凡的一生》主要描述一名來自飽受美國南方種族隔離制度壓迫的窮人家盲人小孩,如何突破社會階級以及音樂派系的藩籬,隻手改變了美國流行音樂史。這是一個描寫一個人如何力爭上游,最後終於掌握自己的命運的感人故事。這是一場啟發人心的生命旅程,並造就了一位流行音樂史上獨一無二的天才,這位偉大的盲人歌手以他震撼人心的動聽歌聲,將世人帶入一個全新的音樂領域。為了拍攝此片,導演泰勒海克福以及製作搭檔史都華班傑明(Stuart Benjamin)以十五年的時間與雷查爾斯本人籌備這部傳記電影,希望能忠實地呈現這位不朽藝人的一生故事,並描述他是如何從心靈的黑暗角落,迎向光明的一面。
被譽為靈魂樂之父的音樂界傳奇人物雷查爾斯的一生充滿了內心掙扎、痛苦以及黑暗的一面,他不計其數的創作融合了各種不同的音樂元素,包括爵士、節奏藍調、搖滾、福音、鄉村音樂等,匯集成他獨特的音樂風格。他的一生也過得精采絕倫,從一連串不幸和幸運的遭遇,到音樂事業上的非凡成就,一直到私生活上的痛苦經驗,這是一場啟發人心的生命旅程,並造就了一位流行音樂史上獨一無二的天才,這位偉大的盲人歌手以他震撼人心的動聽歌聲,將世人帶入一個全新的音樂領域。【雷之心靈傳奇:雷‧查爾斯不凡的一生】是一部描寫美國傳奇盲人歌手雷查爾斯一生故事的傳記音樂片,得獎知名導演泰勒海克福耗費了十五年的時間才終於把這不朽的傳奇故事搬上大銀幕,而男主角傑米福克斯也以他唯妙唯肖的演出備受好評,並甫獲今年金球獎音樂/喜劇類最佳男主角獎。


導演泰勒海克福(【魔鬼代言人】、【熱淚傷痕】、【軍官與紳士】)以及製作搭檔史都華班傑明(【青春傳奇】、【長腳女傭】、【愛到最高點】)以十五年的時間與雷查爾斯本人籌備這部傳記電影,希望能忠實地呈現這位不朽藝人的一生故事,並描述他是如何從心靈的黑暗角落,迎向光明的一面。【雷之心靈傳奇:雷‧查爾斯不凡的一生】一片主要描述一名來自飽受美國南方種族隔離制度壓迫的窮人家盲人小孩,如何突破社會階級以及音樂派系的藩籬,隻手改變了美國流行音樂史。這是一個描寫一個人如何力爭上游,最後終於掌握自己的命運的感人故事。
去年以和阿湯哥合作的【落日殺神】大放異采的黑人演員傑米福克斯在【雷之心靈傳奇:雷‧查爾斯不凡的一生】一片中以細膩逼真的演技,成功地詮釋了雷查爾斯傳奇的一生,故事從雷查爾斯早年的歌唱事業說起,描述這位年輕的盲人音樂家如何勇敢地隻身在佛羅里達州搭上一輛長途巴士,長途跋涉來到西雅圖,並闖入當地活躍的爵士音樂圈子。接著描述他如何努力為自己爭取公平的機會,並尋找自己的音樂方向,以及他是如何被大西洋唱片公司發掘,然後以暢銷金曲迅速走紅。故事並真實地刻劃他染上毒癮之後的痛苦掙扎,以及他和眾多女人之間的情愛糾葛,中間也穿插他童年的倒敘畫面,交代他是如何在五歲那年因為一場意外失去他的小弟喬治、他如何失明的經過、以及這一切在感情上和心靈上對他造成不可磨滅的影響。

認識雷查爾斯:一位傳奇人物的誕生
對許多人來說,美國靈魂樂的誕生,是從雷查爾斯在1954年推出《我有個女人》這支暢銷單曲開始,他巧妙地結合了福音歌曲及藍調音樂,創造出一種驚世駭俗的獨特音樂風格,大膽地同時表現出人類的性慾和宗教信仰,以粗獷與柔情兼具的曲風風靡了青少年世代,同時也震驚了當時保守的流行音樂界。但是這首經典歌曲也燃起無數年輕樂手的熱情,並引領了日後搖滾樂銳不可擋的狂潮,不但讓他的音樂事業一飛沖天,更永遠改變了美國流行文化,讓他在美國流行史上留下不可磨滅的貢獻。


雖然不幸於今年過世的傳奇音樂巨擘雷查爾斯被世人譽為"靈魂樂天才",但是鮮少人真正瞭解這位天才的靈魂及心靈,而樂迷也只熱愛他百聽不厭的經典名曲,但是很少人知道他這一生力爭上游的辛酸故事。【雷之心靈傳奇:雷?查爾斯不凡的一生】一片嘗試勾勒出雷查爾斯不為人知的一面,他除了是一位擁有非凡成就的傑出歌手,以及一位非常有生意頭腦的全方位藝人,他不但為自己,也為日後的音樂人爭取到音樂事業的自主權,他同時也是一個為自己尋找救贖的凡夫俗子。他在童年時經歷的一場悲劇不但督促他寫出無數膾炙人口的好歌,也迫使他必須勇敢面對來自過去的心魔。

導演泰勒海克福說:「雷查爾斯的一生就是一場精采的冒險,我希望透過這部電影呈現這位美國傳奇人物的真實面貌。雷查爾斯擁有無比的勇氣和才華,但是他的一生也充滿了悲慘的經歷和不堪的過去。我希望觀眾看了這部電影以後能夠瞭解到,雷查爾斯不只是一位過氣的歌手,他對美國文化革命的影響仍然持續到現在。」雷查爾斯本人在他去世前幾個月的訪談中也談到這部電影:「我看得出來(導演)泰勒(海克福)做了很多功課,他對我的一生瞭解得很多。我希望世人能看到我從小到大所經歷過的各種歷練和磨難,以及這些年來在我身上所發生的事。我這一生發生過很多好事,但是也發生過很多很戲劇化的事。我希望讓世人知道只要你努力不懈,清楚知道自己的人生目標,你就一定能克服萬難。換句話說,你不能因為受到很多打擊就放棄希望。」

雷查爾斯於1930年9月23日在喬治亞州亞柏尼出生,當時正值美國經濟大蕭條,因此他可說是生長在一個極度貧困的環境。他很小就在當地的教堂接觸到啟應式的聖歌和本地樂手演奏的藍調音樂,而他在五歲前就學會彈鋼琴。但是後來他卻遭逢一連串悲劇的打擊,他先是親眼目睹小弟喬治不幸溺斃,因此感到極度內疚、抱憾終生;後來他又因為這場悲劇的打擊,加上不幸罹患青光眼,因此視力逐漸變弱,七歲那年終於完全失明。雖然他雙眼失明,但是他的母親卻對他不放棄希望,並鼓勵他善用其它的感官,發展出敏銳的聽力,讓他用聽覺開啟了另一個全新的世界,並且從此都不必靠手杖、導盲犬或任何輔助工具就能行動自如。他也在失去視覺之後發現了音樂的美妙,終其一生都以音樂為生命重心。

雷查爾斯的母親雖然貧窮,但是愛子心切的她仍決定將他送到離家160英哩的聖奧古斯丁就讀啟明學校,不但學會用點子法閱讀樂譜、學會好幾種樂器,並沉浸在當地流行的各種音樂中,包括爵士、搖擺、福音、藍調及鄉村音樂。只可惜他在啟明學校就讀時,他的母親卻驟然過世,留下他一個人孤零零地在這世上,但是他仍記取母親的教誨奮發向上,希望能做一個有用的人,於是他一點也不浪費時間,立刻就在佛羅里達州北部的小型夜總會、舞廳和酒吧找到工作,他甚至加入一個鄉村樂隊。儘管對一名黑人和盲人樂手來說,這種靠玩音樂討生活的日子非常艱苦,但是這些經驗也讓他很快長大。

雷查爾斯在1948年3月17歲那年一個人搭灰狗巴士橫跨美國,長途跋涉來到西雅圖,在一家小酒館擔任鋼琴師,並以當時走紅的納京高及查理布朗等知名歌手的唱腔邊彈邊唱,受到當地樂迷的歡迎,並和搖擺年代唱片公司的傑克羅德岱簽下一紙唱片合約。他於1949年灌錄第一支單曲,傑克羅德岱也馬上讓他加入節奏藍調吉他手洛威爾福爾森的樂隊進行巡迴演出,但是他當時仍是一名尋找自己音樂風格的一般樂手,雖然福爾森很欣賞他的才華,但是他卻一直苦無發揮的機會,於是他經常自己關在旅館房間,在苦悶之餘不幸染上海洛英毒癮。

他的音樂事業真正開始起飛是在1950年代,他和大西洋唱片公司簽約,並做了一項沒有人做過的大膽嘗試,那就是結合以宗教為主的福音音樂和被視為低俗的"魔鬼音樂":藍調。雖然他以這種創新的曲風灌錄的唱片大受年輕人歡迎,但是也受到許多衛道人士大肆達伐,他的歌也遭到許多保守的電台禁播。儘管雷查爾斯被批評為離經叛道,但是他的音樂卻引起世人的共鳴,跨越了種族的藩籬,受到黑人和白人歌迷的歡迎。他於1956年創作的單曲《我有個女人》(《I've Got a Woman》)一推出就狂賣,他隨後又推出一連串暢銷金曲,包括《我說過的》(《What'd I Say》、《Drown in My Own Tears》、《Unchain My Heart》以及《Hit the Road Jack》。他才二十出頭就被樂壇譽為罕見的天才。

雷查爾斯於1959年換了新東家,加入ABC派拉蒙唱片,但是他和老東家大西洋唱片公司仍保有深厚的情誼(事實上他在多年後又重回老東家大西洋唱片)。他換了新東家後為自己爭取到當時藝人想像不到的優沃條件,包括擔任自己唱片的製作人以及擁有母帶的權利。但是他在加入新東家後推出的唱片曲風卻做了一百八十度的轉變,他決定嘗試鄉村音樂,不過他這個看似冒險的決定卻仍然得到歌迷的肯定及喜愛,而他更以《心繫喬治亞州》(《Georgia on My Mind》)、《I Can't Stop Loving You》、《Born to Lose》及《Busted》等膾炙人口的經典名曲受到更多樂迷的歡迎。他的事業於1960年代達到高峰,《生活雜誌》甚至稱他為「將藍調、爵士、福音及鄉村音樂匯集成一條音樂潮流的偉大歌手。」

雷查爾斯並在1960年代成為積極的民權鬥士,他是第一位拒絕在實施種族隔離制度的表演場所演唱的歌手,他也因而遭喬治亞州終身禁演,但是該州政府後來在1977年向他正式致歉,並將他的《心繫喬治亞州》這首歌訂為州歌。雖然他事業達到最高巔峰,但是他的私生活卻一團亂,他在巡迴演出時不斷搞外遇,導致婚姻破裂,他並於1965年在波士頓機場被當場逮到非法攜帶海洛英,差一點就啷噹入獄。這時他才知道事態嚴重,於是下定決心住進勒戒所,他為了繼續做出更好的音樂,終於戒掉纏身二十多年的毒癮,從此再也沒有碰過毒品。

他在戒毒之後繼續巡迴表演,一年舉辦超過兩百場演唱會,直到去年他因為肝病纏身才停止巡迴演出。雷查爾斯的音樂事業成就非凡,他一共榮獲過十二座葛萊美獎,並於1988年獲頒葛萊美獎終身成就獎;他一共有76支暢銷單曲,並錄製過75張專輯唱片。他曾獲頒甘迺迪中心榮譽終身成就獎、國家藝術獎章,並榮登搖滾名人堂、藍調名人堂以及有色人種民權促進協會名人堂。他在事業成功後從不忘本,並為黑人慈善、教育及藝術等機構募得超過兩千萬美元的款項。最重要的是,他對音樂界的影響深遠,啟發了世世代代的搖滾、靈魂、爵士、福音及鄉村樂樂手。

拍攝雷查爾斯的一生:十五年的努力
導演泰勒海克福跟大多數的人一樣,一開始都被雷查爾斯歌聲中澎湃的感情所感動,他在五十年代第一次聽到《我有個女人》這首歌就立刻迷上這種充滿感情的靈魂樂,他說:「我一聽到雷查爾斯的歌聲我就感受到他內心那把熱情的火,於是我從那時候開始就成為他的歌迷。」雷查爾斯的歌聲可以說是伴隨著他成長,也讓他看到美國社會的變遷和改變,他說:「雷查爾斯很顯然是在做一些突破性的嘗試,他的歌曲也對美國主流社會造成極大的影響。許多歌手都受到他的影響,從貓王、藍調之王比比金、史提夫汪達和滾石合唱團,一直到最近紅翻天的流浪者合唱團、艾莉西亞凱斯、諾拉瓊絲和賈斯汀。他在美國流行文化史上崇高的地位無庸置疑。」

導演泰勒海克福在成為導演之後不但拍了【軍官與紳士】這種賣座片,一開始也曾拍過【偶像塑造者】以及【青春傳奇】這類音樂片,他更曾執導備受好評的音樂記錄片【恰克貝利演唱會】,這次他則決定拍一部關於雷查爾斯的傳記電影,描述這位盲人歌手如何力爭上游成為暢銷歌手,並真實刻劃他染上毒癮以及玩女人的經過,但是最後卻克服萬難,成為不朽的音樂傳奇人物。導演泰勒海克福說:「要瞭解雷查爾斯這個人,音樂是很重要的一部份,但是這並不是全部。當我聽到他的一生故事,我不禁驚呼:『天啊,我從來都不知道!』我不知道他是如何一個人搭巴士到西雅圖,遭受到種族歧視的迫害,還染上毒癮,但是最後還是以堅強的意志力克服萬難,摸索出自己的音樂風格,不但以傑出的音樂才華,更以絕佳的生意頭腦為自己打造出成就非凡的音樂事業,成為一位美國傳奇人物。後來我就想:『我一定要把他的故事拍出來。』」

他於1987年第一次和雷查爾斯見面,試著取得他生平故事的拍攝版權,他們在會面之後逐漸建立起一種互信的關係,於是導演泰勒海克福和製片史都華班傑明便順利取得這位音樂巨擘生平故事的拍攝版權。但是這對製作夥伴卻沒想到一直要等到十年後,好萊塢的電影公司才對這個故事感興趣。海克福根據他跟雷查爾斯的私人訪談,內容涵蓋失明的感覺、他和母親及小弟複雜的關係等等,在80年代末期寫出一個故事劇本,並且和史都華班傑明運用他們在音樂界的人,包括另一位音樂界傳奇人物昆西瓊斯,試圖瞭解雷查爾斯的一生的真實面貌。除了這些人的鼎力相助之外,另一位對這部電影做出鉅大貢獻的人就是雷查爾斯的兒子小雷查爾斯羅賓森,他後來則成為本片的共同製片。製片班傑明說:「小雷查爾斯在這些年來一直對這部電影充滿信心,堅持下去,不只是為我們打氣,也為他的父親打氣,因為他知道他父親不只是對音樂界很重要,他對這世界也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海克福與班傑明請來菜鳥編劇詹姆斯懷特為這部片寫劇本,海克福解釋說:「他跟雷的一生有很多相同的地方,他也是南方人,他也是黑人,他也有過痛苦的經歷,他很能瞭解並認同雷查爾斯的故事。我認為他為這故事注入強烈的真實感,而且他寫的對白非常傳神。」當他寫完劇本後,工作人員把劇本轉換成點字版,交給雷查爾斯,然後就緊張地等待這位完美主義者的反應。海克福說:「他只修改了兩個地方,其實都只是更正一些事實,至於他備受爭議的毒癮及外遇的部份,他都完全沒意見。他是一個很好的合作對象,雖然他對我們的要求很高,但是他對自己的要求更高。他這種追求完美的態度是我們求之不得的。」

扮演雷查爾斯的不二人選:傑米福克斯
【雷之心靈傳奇:雷?查爾斯不凡的一生】在籌備期間,製作小組面對的最艱鉅的任務就是,他們該找誰來扮演這位在美國文化中佔有如此崇高地位的傳奇人物?導演海克福和製片班傑明決定冒險讓傑米福克斯擔負這個重責大任,雖然當時傑米福克斯只是一個知名的單口相聲表演者以及電視演員,而他也只有在【挑戰星期天】和【叱吒風雲】中演過配角。導演海克福對福克斯最大的要求是他必須能夠完全融入雷查爾斯的音樂,幸好傑米福克斯跟雷查爾斯一樣,從三歲開始就會彈鋼琴,他年輕的時候曾經在德州教堂當過樂隊領班,後來也以他的音樂才華獲得大學獎學金。海克福回想說:「當我聽到他這麼說,我真的鬆了一口氣,我很想說這早就在我的計畫中,但是並不是,我們真的是很幸運。」

接下來就要讓福克斯和雷查爾斯見面,然後讓他們倆坐在一起四手聯彈,海克福說:「雷查爾斯的標準很高,他在音樂上是個完美主義者。他們剛開始彈的時候福克斯還跟得上,後來雷開始彈一些爵士樂,我就在想:『完了,傑米不會彈爵士樂。』果不其然,雷就一直說:『快彈呀,就是這樣。』可是傑米一直學不會。雷的口氣越來越嚴厲,我好擔心這下糗大了,不過後來傑米終於學會了,雷就說:『這就對了,這小子可以嘛。就是他了。』當傑米得到雷的肯定的時候眼睛為之一亮,他可以說是雷查爾斯一手挑的不二人選。」於是傑米福克斯就全心投入這個角色,他在和雷查爾斯見面以後就專心模仿這位盲人歌手的招牌動作和造型表情,他也開始不斷地聽靈魂樂、爵士樂和藍調唱片,甚至去上課學點字。他也花了好幾個禮拜,每天都花十二個鐘頭蒙著雙眼進行排練,試著瞭解失明的感受。傑米福克斯說:「看不見這件事一開始讓我很生氣,不過後來我注意到我的聽覺變得更敏銳,可以聽到別人聽不到的聲音。」他後來把雷查爾斯的動作和表情學得唯妙唯肖,讓整個劇組都驚為天人,但是這部電影並不是模仿秀,光是模仿得很像還不夠,福克斯說:「我必須完全捕捉他的精神,包括他對音樂的熱情、他的平衡感、他散發的魅力等等,然後我才能自然而然地融入這個角色。」福克斯也必須對雷查爾斯的生平故事瞭若指掌,當他越瞭解這位盲人歌手一生的經歷,他就越佩服他的才華和毅力,他說:「他從小就下定決心掌握自己的命運,讓自己成為一個有用的人,而且不管做什麼決定都不能後悔。除了他在音樂上面的才華之外,我更佩服他的生意頭腦。他身為一個盲人必須靠明眼人來處理他的財務和合約,但是他卻還是能夠在那個年代掌控自己的事業,這證明了他擁有非凡的能力及魅力,才能讓他身邊的人對他忠心耿耿,凡事都為他著想。」

至於雷查爾斯一生中有過無數女人以及染上毒癮這些負面的形象,福克斯其實也能理解他為什麼會這麼做,他說:「因為他活在一個殘酷的現實世界,什麼都不能信任,他只能信任他的音樂、性愛以及毒品。他覺得只有這些才能讓他滿足,但是後來他終於發現這些行為傷害了他所愛的人。」雖然扮演這位傳奇人物必須克服諸多挑戰,但是傑米福克斯仍然樂於其中,而雷查爾斯本人也對福克斯的表現非常滿意,他在去世前不久的訪談中曾說:「我不敢相信(福克斯)演得有多棒,我聽到好幾個人看過電影都跟我說:『雷,這傢伙真不是蓋的!他把你演得超像的,他連走起路來都跟你一模一樣!』以我跟他相處過的經驗來說,我也覺得他是一個很棒的人。」

美術及服裝設計
營造雷查爾斯一生中的場景和環境非常重要,從他在南方住的貧民窟,到五十年代悶熱擁擠的夜總會,一直到他在六十年代在洛杉磯為自己打造的先進錄音室,導演泰勒海克福和製片史都華班傑明知道他們必須找到一組最有創意的頂尖設計小組來協助拍片。製片班傑明說:「這部片的時空涵蓋了美國數十年的歷史,片中描繪了許多真實人物,因此片中的場景、戲服甚至汽車和各種民生用品都必須符合史實。」劇組決定在紐奧良進行主要的拍攝工作,雖然故事場景包括西雅圖、紐約和亞特蘭大,但是紐奧良充滿懷舊風格的建築物以及作為美國音樂發源地的場景卻是拍攝這部音樂傳記片的最佳地點。

對曾以【謎霧莊園】一片入圍奧斯卡獎的美術指導史蒂芬艾特曼來說,這部片讓他做出從來沒做過的嘗試,他說:「我每參與一部新片,都希望能創造出跟以前作品不同的風格,而紐奧良這個地點能帶給全片一種新鮮感和原創性。」他希望能設計出忠於史實的場景,但是可惜的是,當年雷查爾斯曾經演出過的夜總會或劇院都沒有留下照片,而雷查爾斯本來也不可能"看"過這些地方,「所以我們做了很多研究,瞭解那個年代的夜總會的裝潢擺飾到底長什麼樣,然後就發揮想像力創造出當時的盛況,最重要的是捕捉這些表演場地散發的那種自由熱鬧的氛圍。」

由於本片的預算並不高,美術指導艾特曼不能搭建雷查爾斯一生中所去過的每個場景,於是他和導演就把老舊的影片片段穿插在片中,做為某些場景的全景鏡頭,這些畫面裡的地點包括西雅圖、紐約、洛杉磯、芝加哥、巴黎和羅馬。導演海克福說:「我們的方法是先用這些老舊片段做為一個地點的全景,然後再把鏡頭切到在紐奧良拍攝的小型場景。我們事先做了很充足的功課,也找了很久才找到能跟這些場景搭配的全景畫面。」這些老舊的片段當然品質很差,但是先進的數位科技卻能讓工作人員把這些受損或殘缺的片段翻新,呈現出令人接受的效果,導演說:「我們也故意把我們自己拍的全新片段做出比較老舊的效果,這樣才能符合那些老片段的質感。」美術指導艾特曼在片中用了三分之二的真實場景,另外三分之一則是在棚內搭的佈景,真實的場景包括洛杉磯的RPM錄音室,這是雷查爾斯在六十年代蓋的錄音室,也是他一直到去世之前的事業總部;另外還有兩座位於紐奧良的古蹟劇院,其中一座是二十世紀初蓋的歐菲姆劇院,另一座則是1927年興建的塞格劇院。

服裝設計師莎琳黛薇絲也投入很多心血,重現雷查爾斯那個年代的樂手所穿的服裝,她設計的戲服必須從四十年代一直到七十年代,可說是難度非常高。不過幸好雷查爾斯的打扮一向都不是很花俏,他早期的舞台裝通常都只是一套普通的西裝外加一個蝴蝶領結,他的和音天使則穿的比較華麗。但是當雷的事業達到巔峰,他就開始穿顏色比較鮮艷的燕尾服,這也成為他在六、七十年代的招牌舞台裝,他的和音天使的打扮也更花俏,莎琳黛薇絲說:「他的和音天使一開始穿得比較規矩,因為這是雷的要求,他不希望她們變成性感小野貓。不過我們還是故意把她們的領口弄得比較低,稍微露出一點乳溝,剪裁也比較貼身性感。」服裝設計師莎琳黛薇絲覺得最有意思的是,雷查爾斯都會在他的衣服上繡上號碼,這樣他才能自己穿衣服,而且她也發現他最著重的是衣服的剪裁合不合身。她說:「這聽起來很有道理,因為他看不見,所以只能感覺到衣服的剪裁,所以他一定要求他的衣服要完全合身。為了呈現這一點,傑米福克斯在戲裡穿的每一套衣服都是照著他的身材量身訂製,務必要看起來完全合身,因為這就是雷查爾斯的作風。」到最後莎琳黛薇絲對傑米福克斯的身材可以說是瞭若指掌,因為她在拍片期間一共替他的戲服做了一百次的修改。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她也為傑米福克斯提供了好幾十副雷查爾斯一定要戴的招牌墨鏡。

雷查爾斯的音樂
雷查爾斯的一生最重要的當然就是他的音樂,導演海克福希望在片中透過他的經典名曲表達他內心的感受並襯托他不凡的故事,以下是一些出現在片中重要的名曲:
◎ 《我有個女人》(《I've Got a Woman》):這首歌讓雷查爾斯一砲而紅,並大膽地結合了福音及節奏藍調,創造出所謂的"靈魂樂"。
◎ 《Drown in My Own Tears》:這首歌是雷查爾斯在1956年的暢銷金曲,原來是亨利葛洛佛為女歌手露拉芮德寫的歌,雷查爾斯以充滿感性的低沉嗓音創造出一首經典情歌。
◎ 《What'd I Say》:許多人認為這首1959年的暢銷單曲代表了雷查爾斯的曲風,一推出時被許多電台禁播,但是美國國會圖書館卻在2003年將這首歌列為美國最重要的錄音品之一。
◎ 《心繫喬治亞州》(《Georgia on My Mind》):這首豪吉卡邁克寫的經典老歌經過雷查爾斯的翻唱後成為他的第一首冠軍單曲,並成為喬治亞州的州歌。
◎ 《Hit the Road Jack》:這是1961年橫掃各大排行榜的冠軍單曲。
◎ 《Unchain My Heart》:這首充滿放克味道的靈魂樂名曲加入了拉丁節奏,和音天使的三部和音也襯托出雷查爾斯滄桑的嗓音。
◎ 《I Can't Stop Loving You》:雷查爾斯以靈魂樂的唱腔重新詮釋為這首鄉村經典名曲,這首動聽的情歌在告示排節奏藍調排行榜上待了十個禮拜,並締造一百多萬張的銷量。


雷查爾斯年紀
1930年9月23日 雷查爾斯出生於喬治亞州亞柏尼
1937年 雷查爾斯的小弟去世一年後他便失明
1948年 雷查爾斯離開南方,前往西雅圖
1949年 他以搖擺年代唱片的單曲《Confession Blues》首次登上排行榜
1952年 大西洋唱片公司簽下雷查爾斯
1955年 《我有個女人》(《I've Got a Woman》)登上節奏藍調排行榜第二名
1956年 《Drown In My Own Tears》成為雷查爾斯首支節奏藍調排行榜冠軍單曲
1959年 雷查爾斯離開大西洋唱片,跳槽到ABC派拉蒙唱片
1960年 《心繫喬治亞州》(《Georgia on My Mind》)成為雷查爾斯首支跨界冠軍單曲,並為他贏得第一座葛萊美獎。同年,雷查爾斯跳槽ABC派拉蒙唱片發的第一張專輯唱登上專輯排行榜第十名
1962年 Modern Sounds in Country & Western Music登上專輯排行榜冠軍
1966年 雷查爾斯非法攜帶海洛英罪名成立,隨後進入勒戒所
1979年 《心繫喬治亞州》成為喬治亞州州歌
1986年 雷查爾斯登入搖滾名人堂
1987年 雷查爾斯獲頒葛萊美獎終身成就獎
1994年 雷查爾斯以《A Song for You》獲得第十二座葛萊美獎
2003年 美國國會圖書館將《What'd I Say》列為美國最重要的錄音品之一
2004年6月11日 雷查爾斯不幸去世,享年73歲









2010年4月21日 星期三

胡敏華看電影閱讀的啟蒙老師

這是胡敏華看電影閱讀的啟蒙老師 黃英雄 老師的部落格
大家有空去看看喔!!

http://blog.roodo.com/hero.h/archives/12218925.html

2010年4月20日 星期二

我們的第四部電影 命運好好玩

上映日期:2006-08-04

類  型:
喜劇奇幻劇情

片  長:1時46分

導  演:【呆呆向前衝】法蘭克可洛西(Frank Coraci)

演  員:【我的失憶女友】亞當山德勒(Adam Sandler)、【決戰異世界】凱特貝琴薩(Kate Beckinsale)

發行公司:博偉電影

官方網站:
http://www.sonypictures.com/movies/click/


劇情簡介
哥倫比亞影業的最新喜劇【命運好好玩】,描述一個一直想要成功的建築師麥可紐曼(亞當山德勒飾),買了一個遙控器,沒想到這個遙控器不但能遙控電視,還幾乎遙控了他整個人生。 聽起來好像很神奇?但這真的發生了,而且這個超時代的科技裝備,將會以麥可怎麼想都想不到的方式掌控他的生活! 麥可紐曼(亞當山德勒飾)有個美麗的老婆唐娜(凱特貝琴薩飾),還有兩個可愛的小孩,班(約瑟夫卡斯塔農飾)和莎曼珊(譚頓麥肯飾)。不過他和家人相處的時間並不多,這都是因為他把全部的心力都投入在他的建築設計工作上,還巴望他不知感恩的頂頭上司(大衛赫索霍夫—霹靂遊俠李麥克)有一天能看到他的努力,然後找他合夥。 只要他成功,就能和老婆小孩共享天倫之樂了!至少,他是這麼想的。 在一天熬夜工作之後,麥可累趴了,還因為找不到電視遙控器差點抓狂。麥可突發奇想,跑到家用品店,想找一個什麼電器都能操控的遙控器。結果怪怪店員莫提(克里斯多夫華肯飾)帶他到倉庫,給他找了一個保證能改變他所有生活的超級遙控器。 莫提可不是開玩笑的。麥可靠著遙控器,再度成為「一家之主」,只要按一按鈕,什麼都能操控了! 但是這個遙控器可不只是這麼簡單。它能夠控制家裡小狗「小黃」的叫聲大小,更厲害的還在後頭,要是他老婆碎碎唸的話,還可以直接快轉! 麥可對這個新玩具可是又愛又恨。於是他決定回去找莫提~就是那個把遙控器賣給他的怪咖。莫提跟麥可說,你不是想要控制全世界嗎?這遙控器不正是如此?為了讓麥可覺得物超所值,莫提還直接示範了這個「命運遙控器」的終極功能—直接讓麥可隨心所欲的在他的人生中時光旅行! 麥可立刻對這讓他魚與熊掌都能兼得的新玩意兒愛不釋手! 但他沒想到,是這台「命運遙控器」在「遙控」他,而不是他在遙控「它」。當這個遙控器替他決定該過哪種生活,哪些直接快轉時,麥可嚇壞了,卻也拿它沒辦法,除非他開始學會感激並擁抱他的生活,不管是好的、壞的、或是…爛的。





2010年4月18日 星期日

我們第三部電影 永遠的莉莉亞


上映日期:2003-07-12
劇情
類  型:
片  長:1時49分

導  演:盧卡斯穆第森(Lukas Moodysson)

演  員:艾頓波古查史基(Artyom Bogucharsky)、奧卡桑娜亞金斯那(Oksana Akinshina)

發行公司:華展影業



劇情簡介

故事背景在當代俄羅斯,莉莉亞和這個冷酷時代裏的很多掙扎於社會底層的少女一樣,內心深處保存著善良純真的天性,但在現實的社會壓力下卻不得不用各種方式以求生存。她住在貧窮且陰暗的郊區,總是夢想過更好的日子,莉莉亞的母親與一個新交往的男人搬去美國展開新生活,臨走前告訴莉莉亞她會盡快接她過去。莉莉亞每天期盼著,希望她的媽媽快來接她去那裡同住。然而莉莉亞沒有等到任何消息,最後經由社工人員告知,她才知道她的母親寄來了一封信與她斷絕關係。她被迫搬到窄小破敗、沒有電也沒有暖氣的地方。在傷心欲絕以及缺錢的情況之下,莉莉亞對生命變得孤獨絕望。她唯一的朋友是一個十一歲的男孩──弗洛狄亞。他們一起玩吊單槓、一塊幻想,這使得貧乏的生活能輕鬆一點。他們建立了一個臨時的家,把它當作是夢想的起點,希望開始新生活。 現實的殘酷不停的落井下石。各種惡意的流言滿天飛舞,孤獨的莉莉亞不僅要抵抗外界的不友善,連她自己的姑姑也惡性侵占了原本屬於她的家。直到有一天,莉莉亞覺得希望降臨了。莉莉亞愛上了一位名叫安德烈的男子,他要莉莉亞隨他一起到瑞典過新的生活。小弗洛狄亞對於安德烈此人身份感到驚恐與猜疑──但莉莉亞不顧弗洛狄亞的感受,她相信這個世界還是有美好的機會等著她。她打包起行囊決意跟隨安德烈而去。但是當莉莉亞坐在開往瑞典的船上,忽然間,一種不祥的預感侵襲而來,莉莉亞不知道自己將會發生什麼事…。

得獎記錄
入圍第59屆威尼斯電影節代表瑞典參加2003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角逐
2002西班牙Gijon國際影片節──最佳影片獎/最佳女主角獎
2002北歐影片──最佳製作人獎
2002斯德哥爾摩國際電影節──最佳寫實獎
2002歐洲電影節──提名:最佳女主角/最佳影片
2003荷蘭Guldbagge──榮獲最佳女主角獎/最佳導演獎/最佳影片獎/最佳製片獎